背包攻略
註冊 登入
背包攻略 > 加拿大
» 加拿大
頁面 討論 編輯 歷史

加拿大

前往: 導覽, 搜尋

加拿大相關攻略 > 加拿大總論

ICON資訊.png

使用注意事項

  • 背包攻略及背包客棧皆是對所有人開放的 wiki 協作平台及網路論壇,任何人都可以對攻略資料進行編輯及在客棧發表言論,因此,網站內容可能含有錯誤資訊!使用網站資料您自己要承擔錯誤風險。
  • 歡迎在發現錯誤及過時資訊後將其更新,造福更多自助旅行愛好者。編輯、引用或轉載本站內容前,請先詳閱背包攻略版權歸屬
加拿大國旗

重點提示[編輯]

加拿大位置
  • 正式國名:加拿大 / Canada
  • 首都:渥太華 / City of Ottawa / 最大城市為多倫多Toronto
  • 位置:北美洲北方,連通大西洋與太平洋
  • 面積:9,984,670 平方公里 (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陸地 9,093,507平方公里,淡水覆蓋面積 891,163 平方公里
  • 人口:約34,800,000 人
  • 氣候:面積遼闊 氣候多樣
  • 語言:英語、法語
  • 宗教:天主教 45%、基督教 35%
  • 貨幣:加拿大 / Canadian Dollar (CAD) / dollar canadien (法) ($ / C$) 紙幣:100、50、20、10、5,硬幣:2 (Tooney)、1 (Looney)、0.25 (Quarter)、0.10 (Dime)、0.05 (Nickel)
  • 時區UTC -3:30~-8:00 夏季有日光節約時間
  • 插頭:110 V,和美國、台灣、日本的插頭形狀相同
  • 電話國碼:+1
  • 節日 1/1 元旦、Good Friday 耶穌受難日 (復活節前的星期五) 、5/19 維多利亞日、7/1 加拿大日、九月第一個週一 勞動節、十月第二個週一 感恩節、12/25 聖誕節、12/26 節禮日(Boxing Day)


觀光[編輯]

  • 詳見加拿大觀光攻略
  • 加拿大旅遊局(中文僅簡體for中國) http://zh-keepexploring.canada.travel/
  • 駐加拿大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Canada 1-613-231-5080
  • 駐溫哥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Vancouver 1-604-689-4111
    • 領務轄區: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亞伯達省(Alberta),沙士卡其灣省(Saskatchewan),西北特區(Northwest Territories),育空特區(Yukon)&努那福特區(Nunavut) 
    • http://www.taiwanembassy.org/cayvr/index.html
  • 駐多倫多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Toronto 1-416-369-9030


時區[編輯]

時區 冬令時間 夏令時間 地區
太平洋時間 UTC -8:00 UTC -7:00 英屬哥倫比亞省西部、西北地方Tungsten、育空地區
山區時間 UTC -7:00 UTC -6:00 亞伯達省、英屬哥倫比亞省東部、西北地方、努勒維特地區西部、薩克其萬省
中部時間 UTC -6:00 UTC -5:00 曼尼托巴省、努勒維特區中部、努勒維特區東部, 安大略省西部, 薩克其萬省
東部時間 UTC -5:00 UTC -4:00 努勒維特區東部、安大略省東部、魁北克省
大西洋時間 UTC -4:00 UTC -3:00 拉布拉多、新伯倫瑞克省、新思高沙省、愛德華王子島省、魁北克省東部
紐芬蘭時間 UTC -3:30 UTC -2:30 紐芬蘭
  • 夏令日光節約時間 ﹕

  三月第二個星期天開始 (撥快一小時)
  十一月第一個星期日結束 (撥慢一小時)

氣候[編輯]

東西岸差異甚大,東岸在冬季時嚴寒而夏季炎熱,西岸平均較緩和

各地平均溫度 (℃)
城市 Calgary Montreal Ottawa Toronto Vancouver Whitehorse Winnipeg
一月 -8 -10 -11 -5 3 -15 -20
七月 16 20 20 20 17 14 20


簽證[編輯]

  • 2010年11月22日起,凡持有台灣外交部核發之台灣普通護照,其發照機關為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且內註身分證統一編號的民眾,不再需要短期停留簽證(TRV)就能入境加拿大 ,最多停留6個月。
  • 2016年3月起,持台灣護照入境加拿大,須先申請ETA,電子旅行證,費用七美金。可參考加拿大移民局網站http://www.cic.gc.ca/english/visit/eta-facts-zh2.asp(2016/10/10)


對外交通[編輯]

加拿大各主要城市都有設備完善的機場,另外有些港口城市亦有週期性遊輪服務

  • 加拿大航空公司Air Canada
    • 加拿大國籍航空公司,飛航網路遍布加拿大全國,班次綿密,接機便捷。由溫哥華延伸加西十六大城不加價,由多倫多延伸渥太華、蒙特婁、魁北克三大城不加價,每張票包含目的地最多可享有四個停點。加航最新票價表 http://www.skyexpress.com.tw/aircanada/news.htm
    • 台北:02-2511-7799 台北市松江路220號7樓之5
    • 高雄:07-331-0897 高雄市前鎮區中山二路2號13樓之1

台灣-加拿大主要航點皆有班機可飛

  • 桃園-溫哥華:長榮、華航、中國籍航空、菲航等等
  • 桃園-多倫多:國泰、長榮、華航、中國籍航空、達美、日航等等
  • 桃園-渥太華:長榮、華航、聯航、達美等等(無直飛)
  • 桃園-蒙特利爾:國泰、長榮、華航、聯航、達美等等(無直飛)

普遍來說溫哥華機票較為便宜,入境後經國內航線飛至其他城市也是其一選擇;旅遊旺季(楓葉季)請提早訂位,並利用背包客棧機票比價搜尋適合航班及票價。

境內交通[編輯]

飛機[編輯]

加拿大國內航空公司(括弧內表示航線覆蓋區域):

  • Air Canada (全國)網站
  • WestJet Airlines(全國)網站
  • Pacific Coastal Airlines (BC省沿海地區)網站
  • Central Mountain Air (BC,AB省)網站
  • Porter Airlines (加東地區)網站
  • Canadian North (西北區域和Nunavut)網站
  • First Air (西北區域和Nunavut, Nunavik) 網站
  • Air North(西北區域和育空) 網站

以上表列僅為摘錄,區域型航空公司詳細全表請見此連結

自行駕車[編輯]

免試換照互惠協議[編輯]

  • 目前加拿大10省和3個地區中,已有魁北克省(Quebec)、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安大略省(Ontario)、亞伯達省(Alberta)、曼尼托巴省(Manitoba)、新布朗斯維克省(New Brunswick)、愛德華王子島省(Prince Edward Island)、沙士卡其灣省(Saskatchewan ) 以及諾瓦斯科西亞省(Nova Scotia)等9個省分,與台灣達成免試換照互惠協議。

兒童座椅規定[編輯]

最新規定請見"加拿大交通部網站Keep Kids Safe網頁之規定" 各省規定不同,例如安大略省的規定是兒童體重超過36公斤,或身高高於145公分,或超過八歲的話都無須使用兒童座椅,但須繫上安全帶。

短期駕駛之駕照規定[編輯]

  • 在Ontario(安大略省)拿其他省、州、國家駕照
    • 在Ontario省短期開車
      • 遊客:滿16歲、任何合法駕照,3個月。
      • 居民:滿16歲、任何合法駕照,2個月。
    • 在Ontario省長期開車(拿駕照太多規定,請自行看網頁)
      • 遊客:滿16歲、任何合法有效的駕照+國際駕照,待超過3個月請事先詢問政府機關駕照被接受的有限期限,否則請換考駕照。
      • 居民:待2個月後請一定要換考駕照。除非你有美國駕照(在網頁最後又說with the exception of Illinois, New Jersey and Vermont),或你有被認可的駕照(from other Canadian provinces, Canadian Forces-Europe, Japan, Korea, Switzerland, Germany, France, Great Britain, Austria and Belgium.)+駕駛經驗2年以上可以直接換照外,想在這長期開車需要考這邊的駕照。
    • 在Ontario省持國際駕照
      • 待超過3個月請一定要持有國際駕照,與原照搭配使用。建議持台灣駕照不論待短期或長期,請仍辦理國際駕照,因為Ontario省的官方語言為英語。
      • 備註:國際駕照只能視為你原來的駕照的翻譯本,主要被認可的還是你原來的駕照,因此在使用國際駕照時請仍攜帶原來的駕照。
      • 注意, 不可抄越停車下客的公車及school bus
      • 如無雪地經驗, 不建議在加拿大冬季駕車
  • 在British Columbia(卑詩省)拿其他省、州、國家駕照
    • 在B.C.省短期開車
      • 遊客:任何合法駕照,6個月。(包括加拿大人非BC省居民)
      • 居民:任何合法駕照,3個月。(因為90天內你最好就換照或考照)
    • 在B.C.省長期開車(與短期開車forBC居民同網頁)
      • 除非你有以下駕照Canadian, American, Austrian, German, Swiss, Japanese or South Korean,需達到網頁上不同國不同class的要求規定,且少於3年過期,否則請申請考當地駕照。
    • 在B.C.省持國際駕照
      • 建議不論待短期或長期請仍申請國際駕照與非B.C.省的駕照一起使用,因為B.C.省的官方語言為英語。有聽網友說與非B.C.省駕照一起使用可以開車1年,但網頁沒看到特別說明,待查
  • 在Québec(魁北克省)拿其他省、州、國家駕照
    • 在Québec省短期開車
      • 遊客:任何合法駕照,6個月。
      • 居民:任何合法駕照,3個月。(因為90天內最好就換照或考照)
    • 在Québec省長期開車
      • 遊客:待超過6個月請一定要持有國際駕照與原合法有效的駕照一同使用,Québec省無特別規定待超過6個月的遊客一定要換考駕照,但為了不引發爭議,請會待超過六個月的遊客要事先詢問政府機構。
      • 居民:待3個月後請一定要換考駕照!除了持加拿大他省或美國駕照以外,以下國家可3個月內免考試直接換照:Austria, Belgium, France, Germany, Japan, Netherlands, Dutch Antilles (St. Martin, Aruba, Bonaire, Curaçao, Sabat and St. Eustache), Republic of Korea (South Korea), Switzerland, Great Britain: England, Scotland, Wales, Taiwan, Turkey,持其他駕照請考照。
      • 國際學生若持有國際駕照,留學期間不論長短只要國際駕照有效便可駕駛。
      • 持加拿大或美國以外駕照的新居民請按此
    • 在Québec省持國際駕照
      • Québec省有明文規定非持英法語駕照的駕駛者,不論待短期或長期皆須持有國際駕照與原照一起使用!持英法語駕照的駕駛者可6個月內只持原照開車。

火車[編輯]

VIA Rail Canada Train travel in Canada - VIA火車 http://www.viarail.ca

歷史文化與現況[編輯]

---加拿大歷史可追溯至大約33,000年前。當地的原住民由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組成,大約在33,000年前移居到北美洲。北歐的斯堪地納維亞人(Viking) 在大約公元986年在現為紐芬蘭的地方暫居。斯堪地納維亞人是第一批踏足北美的歐洲人。但是在16和17世紀才有歐洲人到北美作永久性定居。來北美定居的歐洲人主要來自英國和法國。 在1763年結束的七年戰爭,英法簽訂的巴黎條約令法國放棄它們在北美殖民地的主權。美國革命戰爭(1775年-1783年)以後,大規模的親英分子北上移居到英屬北美。在1812年至1815年,美國和英國在北美展開1812年戰爭。 在1867年,英國政府通過《英屬北美法案》,在1867年7月1日將在北美的三個殖民地合併成爲一個聯邦制的殖民地——加拿大自治領。1867年,四個省份,安大略、魁北克、諾瓦斯科西亞(新蘇格蘭)和紐布朗斯維克(其中安大略和魁北克已作爲一個殖民地管轄,所以四省是三個殖民地),同意加入聯邦政府,組成英帝國內的加拿大自治領。到1910年,加拿大已有9個省份(紐芬蘭省是在1949年加入聯邦的)。1931年的《西敏法令》(Statute of Westminster)擴大加拿大政府自主權,包括外交。英國國會在1982年 通過的《加拿大法案》把修改憲法的權力從英國國會移交給加拿大。

---加拿大是個多民族國家,其文化受各種族影響而呈多樣化,多元文化主義受憲法保護。在魁北克省,魁北克人對自己的身份有十分強烈的身份認同,而魁北克文化與英式加拿大文化有著鮮明的對比。從全國整體來看,加拿大呈現出顯著的文化馬賽克現象——即加拿大文化是由不同地區、原住民以及不同種族的次文化構成。而政府的政策,例如公共醫療系統、廢除死刑、致力消除貧困、嚴格的槍枝管制和容許同性婚姻也進一步塑造加拿大的文化

消費[編輯]

  • 小費:加拿大小費及服務費通常不包含在帳單中,因此餐廳侍者薪水的標準是依據小費的多寡來決定的
    • 如果非常滿意侍者的服務,給予12-20%的小費是蠻普遍的,有一些餐廳對大型的宴會會在帳單中直接收取定的服務費,在點用之前侍者會先跟客人解釋
    • 理髮院、美容院及計程車司機也通常要收取15%的小費
    • 另外,旅館侍者、行李員、機場及車站,通常每一件行李要付費1-1.5元加幣
    • 參加半日自費行程時,可在結束後回到旅館給予導遊加幣10元(一日行程則約20-30元,給觀光巴士司機的小費約3-5元)。
    • 機場、旅館協助行李: 每件行李小費以美金一元為準。
    • 旅館住宿: 床頭小費以美金一至二元為準。
    • 民宿住宿: 視民宿主人親切程度支付床頭小費美金三至五元為準。
    • 餐飲(含點餐、任您吃到飽自助餐):以總費用的百分之12-20為準。
    • 司機(導遊)以總費用的百分之15(或每日美金5 元以上)為準。
  • 商店營業時間
    • 一般商店:週一至週六 上午9時至下午6時,週日大多數是休息,但有些商店會營業
    • 郊外的商店:上午9時-中午 至下午5時
    • 觀光地區和飯店內的商店: 上午9時-下午8時,旺季期間也有些商店營業至晚上10點左右
    • 一般而言,週四和周六是購物日,銀行會營業到下午6時,百貨公司和商店則到下午8、9點,餐廳的早餐時間是早上7-10時,午餐是11-14時,晚餐則約是下午6-10時,喝酒的商店則從下午7時營業至深夜2時,在大都市及主要觀光大飯店內則有24小時營業的咖啡廳。不過即使是全年無休的店,在聖誕節、元旦、感恩節仍是會休息的。
  • 最便宜快餐

只有速食店(fast food)套餐,例如:漢堡薯條可樂,一份約CAD$15+稅+小費=15*(1+20%)=18CAD。飯麵菜那種恐怕要20~30。 2018/5

飲食[編輯]

---加拿大飲食有著很大的地域差異。加拿大的飲食的源頭是原住民飲食、英格蘭飲食、蘇格蘭飲食和法國飲食。20世紀之後,隨著中歐、南歐、南亞、東亞和加勒比地區移民的增加,加拿大飲食的地區差異更加凸顯。加拿大飲食也因此被形容為是大雜燴

  • 18 delicious, classically Canadian dishes from coast to coast

加拿大Global News報導的18種經典的加拿大特色小吃 http://cfcnews.com/166829

1. Poutine 它的中文翻譯是肉汁奶酪薯條,加拿大的特色食品,源于魁北克。酥脆的薯條,搭配濃香的軟奶酪,撒上滾燙的胡椒味肉汁,在配上火腿、鮭魚、培根、蘑菇香蔥等,淳樸又美味啊。這種小吃在渥太華可以輕鬆吃到哦~ 這道美食小吃據說追溯至1950年代,具體發源何處,魁省有幾家小鎮一直爭論不休。

2. Montreal smoked meat sandwiches 蒙特利爾熏肉三明治, 有人覺得它的味道有點像驢肉火燒呢。雖然Costco不再賣這款三明治了,但是大家還是可以去熟食區直接買一大塊smoked meat回家。

3.Pouding chômeur 窮人布丁Pouding chômeur是魁北克地區的一款經典甜品。1929年,受二戰前經濟大蕭條的影響,魁北克的市場上屋子匱乏,人們只能買些最基本的食物來維持溫飽。浪漫又創意十足的法國人將麵粉、黃油、紅糖作為主要原料,發明了POUDING CHÔMEUR,也就是“窮人布丁”的意思,來滿足人們對甜品的渴望。如今,POUDING CHÔMEUR的配方已不再像曾經那樣單單追求甜味,加入了楓糖、果汁或者奶油,佐以冰淇淋一起享用,還以為自己嚐到的是冰山美人的甜心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uding_ch%C3%B4meur

4.Butter tarts 奶油(蛋)撻是一種加拿大一種小型撻類糕點,是典型的加拿大甜點。奶油(蛋)撻的餡料由黃油、糖、糖漿、雞蛋和乾果組成。

5.Peameal bacon sandwiches 豌豆鹹肉三明治, 又是一款超級好吃的三明治。這個色香味俱全的三明治源於多倫多St. Lawrence Market(聖勞倫斯市場),這個著名的Peameal bacon sandwich(豌豆培根三明治),也就是周潤發最鍾愛的肉夾饃!豌豆培根是一種起源於加拿大的健康型培根,因為在製作過程中,培根外面會裹上一層豌豆或穀類粉,所以較為健康。每日新鮮烘培出漢堡包,配上口感特別的豌豆培根,真的是讓人欲罷不能。

6. Nanaimo bars 納奈莫條(Nanaimo Bars) 納奈莫條,華人們都管它叫「奶奶廟條」,是用全麥薄脆碎屑、香草奶油糖霜和核桃和巧克力製成的3層甜點,超級甜哦!納奈莫條起源到現在也沒定論,1952年一本叫The Ladies Auxiliary to the Nanaimo General Hospital的書上曾發現巧克力塊的食譜,1年後,一本烹飪書上首次刊出納奈莫條食譜。納奈莫條是一種起源於加拿大的糕點。納奈莫條以發源地,西海岸城市納奈莫命名,製作簡單,不需要烤箱,在北美各地都很受歡迎。納奈莫條最下面一層用碎餅乾夯實,中間一層淡香草或奶黃味的糖霜,最上面澆一層融化的巧克力。

7.Bannock 一種用燕麥麵烘烤出來的餅,幾乎加拿大各個原住民部落都有不同的Bannock烤餅。

8. Tourtière 是一種源自魁北克的肉餡餅,通常由豬肉末、牛肉或魚肉製成。

9. Beavertails 海狸尾巴真的可以吃嗎?其實它是創於渥太華的一種全麥油炸麵食, 因為形狀像海狸尾巴而得名。熱乎乎的餅上撒上不同的調味品—肉桂、香蕉片、巧克力、榛子醬、楓糖、奶油等等, 味道多樣,受到眾多加拿大人和遊客的喜愛。它本是渥太華居民Graham Hooker家族承傳幾代的祖傳小吃,直到1978年,才被Hooker公開,1年後,他在渥太華開了首家BeaverTails店,更大範圍推介這一小吃。海狸尾的上面可以撒上不同的調味品,如糖、花生醬和其他各種甜食。

10. Cretons 法式美食,最早可追溯至1600年。 Tourtiere餡料,通常是用豬肉碎、牛肉碎或其他肉碎與其他香草或香料製成的混合餡料,有些沿海小鎮還用魚肉碎作餡料。這道菜通常是聖誕節或新年必備菜,但魁北克許多超市,是全年提供。

11. Montreal bagels 蒙特利爾貝果(百吉餅)。不就是貝果(百吉餅)嗎?但是它卻有著自身的特色。 “首先,味道更甜,其次外形更薄更小,貝果(百吉餅)中的圈圈更大。這種貝果(百吉餅)一般都是燒木柴烤出來的,跟烤箱出來的餅比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12. Saskatoon berry pie 薩斯卡通漿果派,這種餅基本上在加拿大草原三省和卑詩省才能吃到,原住民經常把餅放乾,然後用來烹茶,聽起來吃法有點奇怪。

13. Halifax donair 哈利法克斯烤肉, 它可是Halifax承認的官方食物哦, 地位不一般!肉放在黎巴嫩式皮塔餅上,上面放著西紅柿和生洋蔥。 donair醬是淡淡的牛奶,醋,大蒜粉和糖的一種會上癮的甜味混合。 三明治是用錫箔紙包好的,拿在手上然後吃掉。

14. Oysters(牡蠣) 一般來說,養殖牡蠣是加拿大貽貝後第二大最有價值的貝類養殖品種。 在數量上,它們是加拿大第三大重要物種。 BC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是加拿大主要的牡蠣生產省。

15.Alberta beef 阿爾伯塔牛肉阿爾伯塔牛肉 世界公認的四大頂級牛肉分別是:日本神戶牛肉,美國德克薩斯頂級長角牛肉,阿根廷食牛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艾伯塔牛肉。而艾伯塔牛肉與其他牛肉相比,肉質的油花度和牛肌肉的部分比例完美協調。牛肉的大理石紋理為牛肉增加了軟嫩彈滑的口感,而肌肉的部分又使牛肉的香味更加充分的展現出來。也就是說,艾伯塔牛肉無論如何烹飪都能呈現多汁、味道層次多樣的口感。可以說,艾伯塔牛肉融合了其他頂級牛排的優點,並且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在世界頂級牛排的排行榜裡獨樹一幟。阿省約有300多萬人口,但是這裡卻飼養了500萬頭牛,因為這裡的牛肉太出名了,就連農場主們都有自己的各類牛肉協會,還出版了自己的雜誌,甚至每年還有大型會議。加拿大50%的牛肉來自於阿省。從牛排到漢堡,阿省的牛肉產業太龐大,因為這裡的牛肉鮮嫩多汁,絕對稱得上五星級!嘗上一口就能口齒留香。加拿大牛肉評級署(CBGA)由加拿大食品檢驗署(CFIA)授信,依照聯邦法律所定義的全國性標準,制定了Canada A、Canada AA、CanadaAAA及Canada Prime四項高品質牛肉等級。加拿大超過85%的牛肉都在A級到Prime級別之間,而艾伯塔的牛肉幾乎都在AAA級之上。區分這四個高品質級別的主要標準就是看牛肉的脂肪分佈。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24/08/31023375_585499168.shtml

16.Maple syrup 紅色的楓葉是加拿大的象徵,帶有獨特香味的楓糖也是加拿大最為人所知的特產。冬末春初出產的楓糖漿是品質最好的,這時候的糖漿呈清澈明亮的琥珀色,適合直接食用。

17.Kraft Dinner 一種不易腐壞的、盒裝幹通心粉和奶酪產品。它“是加拿大人經常吃的食物,就像是我們的泡麵,尤其受很多學生群體的喜愛,配上番茄醬簡直是每日必備的飽腹食物。”

18.Split pea soup 豌豆湯是加拿大一道傳統法式菜。當年法國探險者用攜帶的醃肉和乾豌豆與北美新大陸上種植的蔬菜一同熬製,後一直代代相傳,至今仍備受歡迎。

住宿[編輯]

通訊與網路[編輯]

  • 國際電話打法
    • 打一通市內電話要 50分
    • 假如要打給接線生,撥0就可免費接通
    • 在公共電話撥411(查號台)和911(緊急電話)也是免費的。查詢長途電話,撥1(區域號碼)555-1212,同樣免費
    • 任何電話都可以打國際長途電話,但是費率因打的方式和打的時段而不同。假如知道區域號碼和電話號碼,不通過接線生的電話是又便宜又快
    • 下列電話的費用在接線生的幫忙下依序遞增:
      1. 站對站電話(不要求和指定的人講話)
      2. 受話人付費電話(對方付費)
      3. 和個人對個人電話。
    • 在加拿大,長途電話費率在每天晚上11點到隔日早上8點間是最便宜的,第二個經濟的時段是每天晚上6點到11點,星期天是晚上8點到11點。

手機電話[編輯]

  • 加拿大的手機業者TELUS, Fido和Rogers和台灣的手機一樣使用GSM但頻率不同。台灣用的是900和1800MHz而加拿大用的是850和1900MHz。您的手機必須要支援850或1900MHz才可以在加拿大漫遊打及收電話。一般三頻機(900, 1800, 1900MHz)或四頻機(850, 900, 1800, 1900MHz)便可以。
  • 台灣的電信業者,在廣告中都只強調國際漫遊的便利性,對於超高費用總是輕鬆帶過或完全乎略。行前可在台灣的AeroBileCT國際電話 購買加拿大的手機預付SIM卡並配合你自己的手機使用,在加拿大便可打及收電話並免除昂貴的國際漫遊費。然而用手機直撥打回台灣還是不便宜(C$2.0-4.0/分)。若用加拿大的手機預付SIM卡配合當地的華人專用的電話卡(如擎天卡),費率會比較合理(C$0.2-0.4/分)。若只打電話,不接電話,買張中華電信的國際電話卡或在當地買張電話卡便可。不過因為加拿大手機擁有率越來越高,公用電話數量已在漸漸減少中,有支手機是比較方便的。
  • 加拿大的手機系統還像台灣早期的系統有分區。跨區使用除了要用到通話時間(Airtime)外還要付長途費用 (C$0.2 – 0.5/分),所以申請一個您將待比較久地方的區域號會比較划算。
  • 加拿大的電話號碼格式為 xxx-###-####, xxx 是地區碼(area code), ###-#### 是當地的電話號碼。手機門號和市話電話號碼為同一格式。
  • xxx=800, 866, 877, 888為對方付費的號碼;例如800-444-4444; 雖說800, 866, 877, 888是對方付費號碼,有些旅館還是會對使用者收費。
  • 撥號方法
    • 一般撥到對方付費的號碼,前面要加1; 例如 1-800-555-1212
    • 從固定電話或手機電話撥同區電話 xxx-###-####
    • 從固定電話或手機電話撥區外電話 (不同省, 或是不同區) 1-xxx-###-####
    • 撥加拿大國內長途和加拿大 1-xxx-###-####
    • 撥國際長途 011+國碼+地區碼+電話號碼; 例如撥回台北 011 886 2 44445555 註"2" 前面的"0"不用撥。

===電話卡一般用法===
用電話卡打回台灣是比較省錢的方式, 加拿大的電話卡是按號碼的所以任何按鍵式話機包括手機上都可以用。不像台灣的公用電話IC卡只能在特定的話機使用。加拿大的電話卡一般用法如下;

  1. 按照一般撥號方法撥一進站電話號碼。這號碼可以是對方付費的電話號碼或市區電話號碼; 如 1 800 444 4444
  2. 按電話卡上的密碼;
  3. 按對方號碼; 有些卡會要你在按完對方號碼後在加個"#"
    • 撥加拿大國內長途和加拿大 1-xxx-###-####; 例如 1 919 555 1212#
    • 撥國際長途 011+國碼+地區碼+電話號碼; 例如撥回台北 011 886 2 444455555# 註"2" 前面的"0"不用撥

安全與健康[編輯]

其他參考[編輯]

加拿大人都怎麼玩?

個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