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9000並不是啥大數目,你們怎麼都想歪了纍? 我如是旁門左道,還來這論譠請教一些素人,還是甭擀得好。首選是旅支及wire transfer,但都行不通。
几年前囘台,也曾在台Citibank ATM領過錢,囘美后看statement,數目也對不上,不覺得是因低匯率,是小錢,沒管它。想來那時已有費用。几天前,到此地Citibank 想買旅支,買不到,問在台Citibank ATM領錢,行員說要費用,加上電話客服同樣說法。絕不是我英語表達有問題。
為什麼我們會想歪呢? 應該也不是我們故意想歪. 只是樓主這也不行, 那也不行, 我在看問題時不得不想歪.
如果這筆錢是將來你自己要用的, 但是又沒有要存入銀行體系, 那要收藏不是也挺麻煩的? 如果不是你自己要用的, 對方在台灣也沒有帳戶嗎? 能不能在台灣找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替你收匯呢? 例如說, 我如果碰到這種好差事就找我弟弟, 先匯給他, 他再拿現金給我. 至於入帳時銀行會問(外匯進台灣都會問)就說是借款.
幾年前我也因為知道台幣會升值而拿了些錢去台灣放. 碰到一些問題.
1. 台灣的銀行會挑現金. 不知道新版美金還有沒有這個問題, 美國的銀行新舊都在流通. 台灣的銀行某些年份的百元大鈔就是不收, 有摺痕看起來舊舊的也不收, 帶現金的話真的要全部是嶄新的新鈔銀行才會收.
2. 我當時是開兩個帳戶, 一個美金帳戶, 一個台幣帳戶. 全部都可以不需要臨櫃處理. 用網路銀行操作.
3. 我後來那筆錢就當作亞洲基金. 回台灣時就用那個戶頭花錢. 我覺得好方便. 不怕在台灣忽然身上現金不夠. 需要現金就去提款. 台灣就算是跨行提款手續費7元台幣. 便宜到可以忘記他的存在. 就算我人不在台灣, 有親戚婚喪喜慶需要包紅白包也可以支付. 從台灣去亞洲其他國家玩時也用這個帳戶. 有時候拿台幣去亞洲國家換錢也很方便.
4. 錢快不夠了就一筆錢匯過去. 好幾年做一次就可以了. 台灣開戶很嚴謹. 這點要先問清楚程序. 免得要跑兩趟.
旅支就不要想了. 太麻煩. 手續費也貴. 我最後一次在台灣用旅支, 為了把3000美元換成台幣搞死了. 深刻感覺旅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我懂你的意思. 我以前用citibank的信用卡在台灣刷卡也是常常回來帳對不起來. 我當時有打電話去問, 聽完解釋, 我的感覺就是一個"黑". 所以後來就很不喜歡在台灣用信用卡. 反正台灣用信用卡的機會也相對少. 不過, 最近10年在用信用卡, 根據我老公的說法, 帳目還算清楚. (因為帳單都是他在付的). 我認為是不同信用卡還是有差(同樣都是citibank但是不同的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