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去小樽築港,因小樽有3站4景。
3站:小樽築港、南小樽、小樽3站。
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091171#post6161211
4景:小樽築港之濱港商場、南小樽之界町本筋、小樽之三角市場及小樽運河。
故第一站先到小樽築港,下車後可以直通到濱港商場,旁邊有一各大的摩天輪,
其實濱港商場說穿了就是一個大的百貨公司,因聽說此處有螃蟹吃到飽,故才此看一看,本想中餐吃吃到飽,走了一圈,沒見到,倒是這烏龍麵好像不錯,不同於拉麵。
中餐 烏龍麵。
之後再轉車到南小樽下車後,根本沒人潮,出車站後轉個彎,沿著三本木坂緩緩下坡往鬧區走後,人潮開始多了起來,大嘟數人都是從小樽往南小樽方向走,來到了童話十字路口,往界町本筋前進,所聽到的都是國語,其實整條界町本筋都變成shopping 區,人人手上都是一袋袋之食物或紀念品,甜點蛋糕店可試吃免驚,看來看去只有我們兩手空空,喜歡shopping 的一定覺得時間不夠用,對於不喜shopping的我們,卻是是時間太多,有點無趣,老婆說與幾年前來之感覺完全不同,當年是冬天到訪,加上商店沒有如此多,現今卻是滿街之商店與人潮。
其中有音樂盒博物館、硝子館、
銀鐘
蒸汽鐘與加拿大溫哥華市內「Gastown」的蒸氣鐘同型,1977 年由加拿大鐘錶工匠打造,高5.5公尺、寬1公尺、重達1.5噸。
牆上之大貓咪
我們只走進了幾家店試吃了些甜點,當然少不了北海道之霜淇淋,(經過吃過多次之霜淇淋後,確實北海道之霜淇淋被日本其他地方之霜淇淋來濃郁)
小樽運河,與當年來之模樣已經不同了,
本想說要去吃蟹腳食べ 放題,但經過試吃各樣之甜點後,其實去食べ 放題,一定也吃不了多少,
小樽運河食堂中也有不同之食べ 放題。
經過出拔小路,一條小小之巷道,沒有幾家店,也能搞出各小路之名號出來,讓遊人必須到訪,也夠厲害了!!但我實在看不出來有啥特點。
去了位於火車站附近之三角市場,可惜是已經要關門了。其實也嘟是賣海產的。
往運河前進之路上,遇到一家店,在賣現烤的,點了干貝、蟹腳、花枝及牡蠣,共計2200日幣,其實這就很滿足了,食べ放題之缺點就是冷食,吃到最後,多數人會覺得噁心,還是少量又是現烤即可。
帝王蟹吃不起
只能吃隻蟹腳
晚餐 2200日幣
天開始暗了,該往運河前進了,
小樽運河:
離小樽車站走路15分鐘,全長1140公 尺,可分為臨海沿線和北運河兩部分的的小樽運河,北海道內最浪漫景點的王座似乎已經永遠鞏固。不論是旭日朝昇到夕陽西斜;晚霞暈滿天或是明月皎潔、星斗閃爍的黑夜,小樽運河都無時無刻的釋放她浪漫迷人的魅惑力。沿著低於汽車行走的喧囂國道的散佈小徑漫步,時間彷彿停留在百年前的繁華若夢中。可以一邊吃著冰淇淋,再隨性的拍攝留影,照出屬於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百年物語。當然是參觀無料,24小時都歡迎你的蒞臨。
如果沒有小樽運河,可能小樽就不是小樽,那種優雅旅情、羅曼蒂克的心情就不能和小樽劃上等號。旅人當然就不會轉到小樽,留下北國記憶。
小樽的運河它的優雅與羅曼蒂克,讓來這的人們留下北國的特別的記憶。站在淺草橋上獵取運河的最美的角度,將那整排的瓦燈獵入鏡頭中,河堤石徑、散步的情侶、街頭藝人,都在這裡尋找他的樂趣。
站在淺草橋上取景是獵取小樽運河最美的角度,特別能把夢幻般的一整排瓦斯燈拍入鏡頭中,因此橋上的運河廣場總是熙來人往,還有勁裝人力車招攬遊客,製造唯美的小樽印象。
走下河堤石徑,散步的情侶、為美女拍寫真集的攝影師、街頭藝人,每個人都在運河邊找到樂趣,很難想像這裡曾是髒臭之地。
河堤的對岸是接連數棟的紅磚石造倉庫,由淺草橋綿延至中央橋。不過,現在稱它是倉庫並不恰當,因為這些倉庫已經變身為最時髦的遊食空間,不但空間佈置各有巧妙,海鮮美味教人難忘。不過,你一定要繞到臨海道上才能看至石造倉庫內各遊食空間的正面。
淺草橋上有人力車上可供照相或遊街。
小樽運河夜景
老婆對於小樽有點失望,當年之美景已不在。
以下是書上說的:
小樽~一個充滿異國風情的都市,
小樽一詞語源自愛奴語〔北海道原住民〕ota、oru、nai,意為砂岸中的河。原名錢函,因為此地青魚產量豐富再加上當時為建設札幌所用的建材皆由此港輸入,因而一度發展成為北海道要港之一。現今的小樽運河肇始於明治29年,當時本地已是北海道僅次於函館的第二大城,但後來由於利益分配問題導致工程延宕、以舢舨作為接駁工具的方式在當時也已落伍,因此日後隨著札幌的快速發展對照下,小樽便日漸沒落,直到昭和61年時將運河重新定位在代表小樽的浪漫及歷史後,才又逐漸吸引觀光客的來到。
小樽是一座非常歐洲的城市,而它的歐洲風,又是非常日本式的。至今仍保 存傳統氣息的小樽,是一個既保存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又能轉化為地方特色的都市,小樽運河更是浪漫的代表,每當夕陽西沉,運河上浪漫的瓦斯燈亮起時,也就是小樽浪漫情調的開始,倒映水中的燈影迷醉無數詩人歌者。運河的沿岸有著過去與現代的色彩,過去的裝卸魚貨區現今已成為倉庫餐廳,而貿易商的倉庫的貨品則是時下最時髦與最炫的商品。
小樽原是札幌的外港,過去以捕魚,特別是魚柬魚而致富。明治維新後,更是對北方(俄羅斯、歐洲等)貿易的重鎮,所以市街特別有俄式的歐洲風情;小樽運河可以說是小樽最代表性的景點,這條已廢棄不用、埋填掉大半的運河,經過高明的規畫,變身為城市最浪漫的地點,黃昏點燈時的氣氛,加上由倉庫改裝的遊食空間,讓人流連幾夜都不忍離去。
色內通原有北海道華爾街之稱,泰半是銀行的歷史建築物,集中在這條路上。但近年來,新興的是往南的界町本通,時髦的商店、玻璃藝品店一長列,逛到腳酸都還興致高昂。
新與舊同在的氣氛正是小樽最大的魅力。
許多精緻漂亮又有特色的小店,引誘著您掏出荷包,還有許多之甜點店。
怎麼辦??我們都沒掏腰包!!!
回到了札幌,在連睡2晚之夜車之後,今天入住四星級酒店,由於早上已Check in,不需再登記,同時行李已經在房內了,四星級果然不同,但我仍寧可自己拿行李,將房租降各1000日1u幣。原價15000日幣 early bird 7400,早餐每人外加 1000 計9400,比起東橫房間是大些,東西也高級些,房間內卻無wifi,只有大廳有,好在我們住在便宜的2F,還能收到訊號。相對來說 還是東橫C/P 值高些。
晚上八點再度回到B1超市,但還沒開始半價,但已經開使出現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