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樓上的朋友,在白花花的銀子沒有出現在你的銀行帳戶或是面前時,是沒有"賺"不"賺"的問題的,既然沒有賺不賺的問題,自然也沒有放棄一說,你隨時可以改變心意去爭取這份保單的理賠,只要你還沒有將這份保單解約.
發文的朋友為什麼會打電話去問?就是因為他覺得看完條款後是too good to be true啊,就像你看白紙黑字的條款,你覺得有機會就會往有機會的方向去解釋,你覺得沒希望就會往沒希望去解釋,要是你從一開始就覺得完全不可行,就不會選擇把這份2月投保的保單一直改到6月了吧?
幾千塊也是錢,要是一開始就走解約,絕對比從航空公司拿到錢快,不過這本來就是特殊狀況,不能用一般的保險理賠程序來解釋,不然國泰哪會包裝出這種賠錢的商品?公司裡面的精算師算半天算不到COVID-19啊.
其實理賠與客服部門是獨立的
打電話詢問的不見得理賠會過,我的文中分享的也有提到其實客服回覆我的有部份也不是很正確,尤其是關於旅遊警示發布後客服還是說出示班機延誤相關證明可以理賠
最根本的都還是在契約上,其實契約絕大多數人不去看,但仔細去看過就可以避免"誤會",旅遊不便險這東西多數都是發生不便或是損失之後的申請理賠補償,代表自己要先墊付相關損失,如果自己誤會了以為會理賠,最後理賠申請不過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契約本身要去看,不能只依賴客服的回答
寫文章為了"吸睛"加上國泰的最高18000+18000理賠,所以標題會聳動,但內文其實寫得很清楚,相關寫得非常詳細,但實際上理賠與否還是要看理賠專員的認定,就我過去100%理賠的經驗,也遇到理賠專員"算錯"不理賠,後續我再度致電說明並加強相關佐證後,理賠專員補足理賠,所以理賠專員對案件的處理與認知才是理賠與否的重點
我的保單改 2 > 3 > 4 > 5 > 6月 ,是旅遊不便險保單已經不能新投保,加上疫情影響航空公司砍班及縮編航班狀況嚴重,或許在疫情尾聲可望再度.....,但6月這次沒法成行之後就會直接取消,是個人因素
我是讀完條文,也都問過客服,才去寫這分享文,不是想往好的方面去解釋,而是依照遊戲規則走
國泰的保險契約可以 按這裡 下載閱讀
https://www.cathay-ins.com.tw/cathayins/-/media...92DB2BDAB29F04B8AABE60
18000+18000 的部分要詳閱 第9頁 第六章 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
其中
第四十三條 特別不保事項
被保險人未搭乘航空公司業者所提供之第一班替代交通工具。但被保險人因不可抗力因素致無法搭乘航空公司業者所提供之第一班替代交通工具者,不在此限。
另外還有 第10頁 第七章 班機改搭重購票券保險 第四十五條與第四十六條
以及 第11頁 第九章 旅程取消損失保險 第五十條第四款 旅遊地突然發生法定傳染病(經中華民國主管機關宣布為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之第三級警告地區,或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之橙色、紅色警示區域)
如果保險公司自己不依照契約走,就可以投訴金管會對不願意依約理賠的產險公司施壓,其實一切都是依契約條文走,若契約條文明顯有不利客戶的狀況時,金管會原則上還是以照顧客戶權益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