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此小琉球原因:途經高雄,便來 Fundive & 想看綠蠵龜
記錄者基本資料
11 潛,2017/04 台灣 小琉球 / 花瓶石
07-10 潛,2017/01 Philippines Panglao / Balicasag
01-06 潛 ,2016/08-09 台灣東北角 / 龍洞 和美 碉堡
OW 2015/12 台灣墾丁/ 出海口
近期規劃 2017/4 Thailand KohTao
*潛店:蜂潛水
*費用:2瓶岸潛3000元,但是後來只潛1潛退費1000元;刷卡收3.5%手續費。
*日期:2017/04/17(ㄧ)08:00-10:00
*行程記錄
(以8點報到的時間點紀錄,以及第一次潛水流程)
A.08:00-08:10
潛店報到、填寫資料跟簽潛水風險同意書、繳費。
B.08:10-08:55
準備裝備、著潛衣出發(搭潛店的小貨車、錢、手機可放潛店)。
C.09:10
第1潛,潛點:花瓶石
D.10:00
返回潛店;要第2潛的稍歇、換氣瓶,約30分鐘再出發。
*潛水記錄
1.出發前集合
+情形:
潛導出發前有概略解釋潛點可以看海龜。
試一下裝備,會有工作人員幫忙組裝,可是沒有試吹BCD(我自己也沒有主動測試,但下水後發現氣瓶沒有開...)。
2.現場下水前
+情形:
教練說明某某是這次我的buddy,而領隊、押隊下水後才知道誰。
+沒有的環節:
水下手勢溝通約定
下水前buddy互相check裝備動作
3.Fun dive內容
+情形:
人員:共ow*5(含我)、aow*1、體驗潛水*1、教練*1、潛導*1,全部人一起走。
景點:移動範圍很小,比前在東北角和美或碉堡之類的移動範圍。
看點:綠蠵龜1隻、一些小丑魚、河豚1隻(潛過東北角、墾丁覺得生物豐富度無法比擬)。
+沒有的環節:
互相檢查氣瓶(潛導有跑來看我剩幾bar,但是都沒有全體或潛伴互相檢查)
+其他事件:
下水還算順利,也沒有慌張,只是還不清楚領隊下一步要去那,所以一直在看,潛點也很淺(感覺是6-8公尺左右),移動範圍也小,剛下去10分鐘左右我不想貼著沙灘或一直被踢到,所以我比大家高1公尺左右,有一次移動,教練跩我頭髮壓著在沙地上,大概20秒才放開(如果我是海龜,我會把頭縮起來,而且頭皮現在正在痛),然後我就都遠遠的潛,不要離潛伴太遠或教練太近。
教練在水底一直有幫潛水員拍照跟海龜拍,滿適合群體的潛友,可以留影。
但私心覺得可以看的很少,整個Fun dive也沒歡樂感覺,對拍照不很感興趣。
4.上岸後:
A.中性浮力讓教練不滿意應該是這次抓頭事件的癥結,不過若沒有打到任何生物、揚沙、一直上飄的危險動作,不需要這樣激烈的舉動,若可以在陸上先約定水下的行為規範,應該可以不發生彼此不滿意的情況。
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928002
B.有主動跟教練討論沒有手勢及大致的潛水狀況,溝通過程發現他的觀念傳遞「呼吸很重要&你要搞定自己以及可以掌握自己能力才有辦法玩,若他一直在為潛水員東顧西顧,就不是fundive」這概念很棒,但能力其次會有漸進的過程,若能有多一些彈性,新手也更放心嘗試。
C.此次的經驗,覺得這家潛店目前是適合能力較佳的以及認同他們概念的人一同潛水,彼此壓力都會比較小。
D.此次上岸後溝通時,我沒特別提抓頭髮、壓頭(我在下午時寫這些,頭皮還隱隱作痛),我想身為人,擁有同理心,應該知道這動作讓人感覺不舒服,更何況是一位尊重海洋生態的教練,有機緣出來玩,我總珍惜希望氣氛是好的、愉悅的,也希望不要有類似的情形再發生。
5.補充說明:
A.潛導是大叔態度親切的,教練感覺內斂喜歡海的,其他工作夥伴也很正常,第1潛後,回來討論不想潛第2瓶是可以的。
B.這次潛伴是Aow,雖然一年多沒潛水,但是他表現的不差,感覺很放鬆,浮力看來是同團成員中最好的,他繼續潛了第2潛,每人感覺都不同。
C.我的Trim跟浮力沒有很好這我有自知之明,這個在菲律賓時日本潛水教練也有跟我提醒要抬下巴向前看,而不要老是向下看,目前還沒有改進成功,但是在菲律賓我沒有被冒犯也不會有痛的感覺,也許是彼此都意識到國情不同,通行時更懂尊重跟珍惜。
D.潛店選擇,原本是找了網路&a hostel 推薦的阿貴潛水(距離2.3km)但是因為沒有租賃機車,所以選擇了住宿的hostel僅800公尺的潛店,但如果可以有更多經驗的分享,選擇與思考更多元,今天寫文的感受會有些不同。
E.補充2000元,在東北角可以潛兩潛還有剩.....,資源若有限cp值跟交通、住宿等整體費用可以通盤考量一下,不過來看看這些潛店的工作方式也很有趣,都是不同的體會,感謝的。
6.延伸討論:
不要去菲律賓潛水?
此次我向此教練說上次潛水在Panglao,教練聽了不是很欣賞,僅表態菲律賓是在做服務,讓你覺得很舒適,潛水員的風險是轉嫁在潛店的。
但是我在菲律賓的感覺是,裝備都有親自確認跟完全測試,讓人相當有信賴的感覺(但是確實沒有親自組裝);秘書態度相當親切,分工上不用由教練親自招呼,這個也許是差異的一點。
以上,一點經驗分享,也知道享受潛水的海洋還很大,進步空間多多,但希望透過交流、討論,各位潛友、潛店經營者、潛水教練都有更舒適的體驗。
備註:照片2張是今晨往潛店路上時拍的景象,以及剛剛中午離開小琉球的照片,不看潛水風景也是不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