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一張[東京聖瑪利亞主教座堂]的照片,覺得跟台中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有幾分相似....一查之後發現,[東京聖瑪利亞主教座堂]在1964年完工~
台中的路思義教堂是1962年建,1963年完工~
從小巷進入,看到不同角度的[聖瑪利亞大教堂]~
這是教堂的背面~
這裡也是教堂附設的幼稚園~
連遊具設施都很酷吧!
東京的聖瑪利亞教堂原來在1899年是木造的哥德式建築,不幸的是在二戰的時後燒毀~
由名建築師丹下健三設計,於1955年重建~主教座堂也於1987年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
而在2005年,丹下健三的追悼儀式也在此舉行~
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0440669
整個外觀採[雙曲拋物面的薄殼結構]~
正面入口,從側面可看出高聳的屋頂十字交叉的天窗及外型的弧度~
玻璃夾在兩片相片的薄殼曲面之間,可以把光線引導至室內~
大正面,直角交叉的雙曲拋物面薄殼屋頂像是一對翅膀~
轉到另一邊,感覺有那種大鵬展翅的豪大氣勢~
教堂一邊有高61.68公尺的十字鐘塔!
從這邊看,有點像will的外型~
側邊看出十字交叉的樣子,但是,並不是太清楚!
在教堂內有賣教堂的明信片,其中有一張是鳥瞰圖,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教堂厲害的地方!
從高空鳥瞰,教堂頂部是十字架形狀喔~超強!
除了金屬冷建材,也搭配木材增加暖意~
推開門,趕緊進門參觀吧!
整個內部的氛圍灰黑色調很酷~
[聖瑪利亞大教堂]內部一般時間是不能拍照的,只有平安夜或是有經過申請才能拍
這天很幸運的,剛好碰到有一個申請參觀歐美團體,就跟著他們沿路拍~Thank you~^^
之後,為了不影響教堂內部的寧靜,他們在戶外的階梯做介紹與講解~
內部的燈光不多,
主要的光線來源,是靠鳥瞰時那個十字架的玻璃照射,
以及四面豎立在牆面的長條形的玻璃窗為室內引進大量的光線!
在高達四十公尺的聖堂內部竟然看不到一根柱子~
灰黑色的清水模水泥牆上,沒有一般教堂內常見色彩繽紛的彩繪玻璃,也沒有一堆的聖人的雕像~
只有在一旁有展示的洗禮壇及一座雕像~
管風琴~每個月都會舉辦管風琴音樂演奏會!
也可以看到兩道的清水模牆面的弧度~
登上管風琴的迴旋梯~
光線透進管風琴的位置,很有未來感!
離開前,剛好是管風琴的彩排時間,坐下來聆聽片刻,有一種融入種個空間的喜悅!^^
十字架的交會~
想想這是60多年前的設計,但是,即便在現在來看還是相當前衛!
在教堂四周也栽種很多花卉植物,面積不大,照顧得很好~
100多年前,位於法國庇里牛斯山腳下的盧爾德聖泉,出現基督的母親聖瑪麗亞的一個山洞中~
在這裡的戶外有一個複製盧爾德瑪麗亞的洞穴~
聖約瑟夫雕像~
離開時,夕照照射下的教堂,金屬的外觀閃閃發亮~
阿桑碎碎念
是說在世界各地旅行中,看過大大小小不同的教堂~
而這個丹下健三設計的關口教會聖瑪利亞大教堂,真的相當的特別獨特
雖然這裡不是甚麼觀光景點,
但是,蠻推薦給喜歡看建築的朋友喔~
原文出至:
https://big168.pixnet.net/blog/post/12018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