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澳的黃昏。
大澳之旅大概講了五年了,每次也因為覺得路程遙遠而一拖再拖,上個星期終於「的起心肝」趁學生車費優惠結束前去一趟。
家住新界北的我需要坐個多小時的港鐵才能到達東涌,再轉乘新大嶼山巴士11線(平日是11.9,假日19.2 <--差很多耶。),終於在搖搖晃晃近三小時後才踏足這個小漁村,遠到簡直跟去旅行沒什麼兩樣呀。
終於來到大澳啦!!!!!
一進大澳的左邊便是一個碼頭,沿途一直有商家遊說我們參加參觀棚屋和看白海豚的小艇遊,車程大概20分鐘,費用是25元。
我們坐的就是這種船,大概可坐十多人。船夫會先帶我們環島一下看棚屋,坐船看過去一排開來的棚屋實在很可觀,在香港,這種生活模式真的幾乎是「古蹟」了。
大澳是香港是百年來的漁鹽業重地,密密麻麻的棚屋,看似有點雜亂無章,卻是大澳獨有的風貌。
在這一代的老人漸漸老去、離去時,這些棚屋又會何去何從呢?
說實話,因為船很小隻的關係有點顛簸,加上船夫時常沒有預告地停停走走,船上拍照非常不好拍,常常快門一按下船身就晃一晃,後來回家看拍的照片都不是很滿意。
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600947
後來到了中段我也放棄了拍照的念頭,倒不如專心活在當下欣賞美景。
後來船會駛出外海,沿途的風景很漂亮,藍天白雲,偶爾還遇到張開翅膀低飛的雪白海鷗。

船夫把船停在這附近,說這是平常海豚會出沒的地方,至於能不能遇到,那就視乎運氣啦:P
嗯.....其實香港的污染這麼嚴重,想都知道機率有多微,我想就只是一個遊船河的噱頭吧。當然也不排除有人會有看到的可能。
雖然我們沒有這樣的幸運看到海豚,但就有幸看到銀白色的小魚群接二連三地跳出海面的情況,姿態靈活優美的牠們帶來的場面也很壯觀。
(別問我這個城市鄉巴佬那到底是什麼種類,我不會知道。)
接下來就上岸啦。我覺得25元實在不是什麼大錢,沿途的風景不錯看,坐船的感覺更像是去了旅行(哈哈),一場來到真的要坐看看。
我跟朋友當天是坐在船的較後方,船夫駕駛座的正前方,在途中船夫會不停跟我們介紹旁邊的東西,又叫我們等一下要吃什麼,有時間又可以到海邊茶座去看看,又會指出文物酒店、東京碼頭的所在,就像預覽一樣。
其實船的引擎聲音很大,所以很多時候前方座位的人其實不會聽到船夫在講什麼,所以我們常常就著地利之便問船夫一些大澳的時情,他就好像變了我們的私人導遊一樣,哈哈賺到了。
***********************************************************************
遊船河之後我們就在不同的街道上逛逛,沿途拍拍照,買一些海產乾貨,吃一些有的沒的,悠悠閒閒地探索大澳。
這些乾貨海味是大澳最有漁村特色的風味手信,基本上大澳的商店街不是賣吃的,就是賣海產的。
蝦醬、蝦乾、咸魚、銀魚乾,幾乎每個海味店也有賣。
說實話我也不敢講這裡賣的全是香港本地出產的漁獲,但大澳大概是全港能買到最多本地海產的地方了,一場來到的話,不妨支持一下。
我也買了一點回家呢,咸香咸香的海產加上白飯上蒸熟,就是兒時常在婆婆家吃到的味道了。
偶然走進了大澳的歷史文化室,免費入場參觀。
算不上有很多資料看,但本地的鄉事會有意識地要保留自己的歷史,單憑這一點就很難得了。

接下來介紹一間我在大澳的愛店—好物雜貨店(OH GOODS)。
這店子單是外貌就有一種復古的風味,入面的貨品擺放方式也充滿心思和質感,這種氣質小店開在大澳實在太有脫俗感了。
這真是一間什麼都有賣的雜貨店,包包、明信片、時鐘、捕夢網、橡皮筋、耳環、手鏈、戒指...(特別推薦遊客買一下這邊的明信片,要知道在香港買到好看有質感的明信片不容易啊)
我和朋友到最後都收穫了耳環、手鏈、戒指等小飾物,沒想到會在大澳買這些回家呢-__-,女人啊女人真可怕。
大澳的街景也很有趣,拍了一些給大家看。
處處可見的生曬海產,彷彿是在向世人炫耀昔日的漁業龍頭地位。
搞笑的雙生女子,是在一間士多的門前。
不知道為什麼叫東京碼頭,很有日本風味的名字呢,也是拍照的熱門景點。

天氣很好,太陽很大。
無論什麼時候看到這片海,都會感受到那份悠閒與平靜。
真的,有時候覺得我們香港的景色,真的不輸任何國家。
小趣事一則,在這幾個棚屋間不停地遊走穿插,也曬了很久的太陽,口乾的我決定在橋附近的小士多買了一罐汽水,(不要問我為什麼到了大澳也不喝特產飲品如羅漢果菊花茶,人有時候熱到極致就會失去理性地渴望狠狠灌下冰爽的碳酸飲料,那種爽非筆墨能形容,也無可替代)。
士多旁的老婆婆笑笑地問我,「你依家打算去邊呀?」(你現在打算去哪裡?)老婆婆一身輕便的家居服,應該是住在對面的居民。
「去果邊既橋度睇日落呀。」(去那邊的橋看日落)我也微笑地答。
「依家成六點架啦喎,做咩玩到咁夜呀?」(現在已經是六點了,你為什麼玩到這麼晚呀?)老婆婆親切的口吻就好像我是她的孫女一樣。
我呆了一下,沒想到婆婆會這樣問。心想才六時多那裡夜了,太陽都還未下山呢。「唔夜啊,我地過多一陣睇埋日落就番屋企架啦。」(沒有很晚啊,我們一會兒看完日落就會回家了。)
「唔好玩咁夜呀,咁夜都唔返屋企呀媽會擔心架。」(不要玩太夜啊,媽媽會擔心。)接過老人家善意的叮嚀後,我啜飲著冰涼的汽水便與她告別。
我想,那一瞬她可能以為我是那個鄰里的女兒,在村子裡玩得流連忘返。
對生活在大澳的老人家來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已經是平常不過的生活,我們城市人的作息在上一代的老人眼中看來才是怪相吧。
第一站來到了冰冰的糖水鋪
純粹是路過看到一堆大澳本地居民在店內吃就覺得應該是間不錯的店
再加上那種「吹水」的輕鬆氛圍很合我意.就進去試試囉
叫了一份雞屎騰跟朋友分吃,就是一種加了中藥草的一種茶果,口感QQ的,好像是6-7元左右
再每人吃一配冰涼的豆腐花,我強調,是冷的,大熱天吃實在太爽。
接下來是有名的大澳金門餅店,沙翁是鎮店名物。
沾滿糖的鬆軟沙翁,散發出濃濃的蛋香味。
大澳遠近馳名的炭燒雞蛋仔老伯。
![]()
老伯很酷,也很寡言。酷得令我懷疑他是不是在炭爐旁太熱而心情不爽哈哈。
雞蛋仔外脆內軟,不是空心的!!吃得好感動!
說實話,沙翁跟雞蛋仔並不是大澳獨有的食物,但在大澳的食物總是有種樸實、真材實料的共同特質,在香港商業化,講求「賺到盡」的商業社會實在難得。
這家大澳小吃我大大推薦! 阿姨人超級好。
我們點了一個香妃卷,當時時間已經很晚了再加上只有我們一組客人,她一邊現做還一邊跟我們聊天。
她跟我們介紹說卷的料有什麼,她們是怎樣配搭這些食材的,還跟我們聊到這陣子的漁獲。
下圖的右邊大盆中的海鮮就是在大澳現撈的,新鮮得很。
聊著聊著,阿姨更請我們吃了一尾炸脆的小魚,真的是很有人情味啊。
現在市區都是連鎖店林立,顧客跟店家的互動很多時候都只剩下公式化的對話,偶爾感受到這種小溫馨真是叫人心情好起來。
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600947
有孜然粉、香蔥、菜圃、雞蛋,還有一些炸脆的小海鮮乾。
咸咸香香的,十分惹味。
這個組合我這輩子都還未吃過,很有新鮮感。
店家阿姨還幫我們一分為二,方便我們吃,太貼心了啦! :D
最後是我的重點推介,炭燒海鮮乾。
一路上好像有看到兩到三家都在賣,我買的是這個老伯的。
雖然是海鮮,但豐儉由人,有部分海鮮十元也有交易,窮學生也能輕鬆入手。
我們先是點了十元四隻的小魷魚,在烤的時候東看看西看看,發現從未吃過的賴尿蝦乾!
第一次見的賴尿蝦乾,幸好有點,太好吃了。
我們在旁邊一直在討論各種未見過的海鮮,比如是黃花魚春,我們這些城市鄉巴佬還以為它是烏魚子。
老伯就說黃花魚春是本地大澳人撈的,產量不多,很珍貴,並不是烏魚子啦。
他還分享近年大澳的漁獲愈來愈少,有不少海產是外購的。
燒完之後老闆還會剪掉焦掉的部分,再剪小片入袋。
拿上手熱烘烘地,飄著炭燒和海鮮獨有的香氣,超好吃!!!我現在看到都好想食!!!
一天下來,吃了六攤,明明是漁村風光之旅,硬是弄成了美食之旅哈哈哈
明明來之前吃了個手卷的...偷偷地講我們出大澳之後竟然還吃得下PEPPER LUNCH當晚餐
哈哈哈哈 完全是大胃王
大澳真是個很美、很樸實的地方,香港幸好 還存在著這麼一個讓人放鬆的秘境。
在現在外地旅客、特別是內地客人的銀彈攻勢下,大澳的這寧靜風貌不知道可以持續多久
慶幸的是,我曾經見證過這一部分的香港,這一部分的大澳。
完整圖文版:
http://blog.ulifestyle.com.hk/blogger/thatsjust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