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古佛塔塔林(KAKKU PAGODAS)
據史書記載,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公元前307年),在緬甸東部的撣邦高原上,曾經出現過一群輝煌的塔林,佛塔的數目曾達到七千六百二十三座之多,後來這群輝煌的塔林衰敗下去了,像迷一般的消失在撣邦的崇山峻嶺中.直到距今八百多年前,人們在尋找一隻走失了的家豬時,世人又重新發現了這曾經輝煌一時的塔林.
這一塔林,就是現在位於緬甸撣邦首府東枝市(Taunggyi)南邊的卡古佛塔塔林(KAKKU PAGODAS).到了現代,由於戰亂的原因,這座塔林正式開放旅遊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很多長年生活在緬甸的人,都沒有聽過或到過這座塔林.數十多年前這座塔林是屬於撣族的一隻武裝部隊-東粟武裝部隊控制的地盤,在緬甸屬於不對外開放的灰色地區.這座塔林由武裝的東粟兵常年把守,而東粟兵異常的兇悍,是不允許陌生人出現在他們的這塊聖地上.如果在這座塔林有看到陌生的臉孔出現,而又沒有當地的熟人陪同,肯定會被抓去殺掉.所以一般緬甸做生意求平安的老百姓,很少有人敢去參拜這一塊聖地.
到達卡古佛塔塔林後,在塔林的正前方有一間高級的景觀餐廳,我們就在這邊用中餐.找一個正對塔林的最佳位置順便叫好今天的中餐,本來想說這家高級的景觀餐廳用餐應該蠻貴的,結果還好,炒麵炒飯約2500Kyats就可打發一餐,在此又和小陳對飲了Myanmar Beer,小陳說微醺的感覺,等一下看塔林會更加有韻味!
酒足飯飽後,就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卡古佛塔塔林(KAKKU PAGODAS).
我想所有初次來到卡古佛塔塔林的人,一定會被這座數以千計的佛塔塔林的氣勢所震撼住!走進卡古佛塔塔林,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座,一排排,密密麻麻的佛塔塔林.它有別於金碧輝煌,氣勢如虹的仰光大金塔.也和蒲甘平原的千年佛塔景緻不同,更不像茵萊湖因達古城佛塔那種荒涼而又孤獨的滄桑美感.它所表現出來的是另一種風韻,另一種霸氣,另一種神秘,另一種.....
在塔林的中間處,分出了一條由白色的花崗石鋪成的長長的走道,有如在茫茫大海中讓出的一條通向神殿的走道.當你順著這一條長長走道走去,有如走進卡古佛塔塔林的千年歷史.
這一群塔林曾經輝煌,曾經繁榮又曾經衰敗,已走過了兩千三百多年的歲月,佛塔的數量至今仍保存2478座佛塔.這2478座佛塔,現以各種各樣姿態展示在我們這些到訪的遊人面前.有的佛塔經過現代的修飾保存得完好無缺,有的佛塔則沒經過人工的修飾,有的塔頂斷掉了,有的塔身裂開了,有的外表剝落了,有的佛塔則整個倒塌下去,露出了如泥土一般的風化了的磚塊.那原本是掛一串串銅鈴的金黃色的塔頂,由於長年歲月的侵蝕,都變成鏽跡斑斑的褐色了.所以當你走入這座塔林時,會讓你有時空錯覺的神秘感,有時如置身在現代繁華的精美塔林中,有時如置身在遠古的滄桑塔林中,那種感覺真是五味雜陳.....
由於佛塔的塔頂,都有銅鈴,當微風徐徐吹過時,銅鈴不同的音階,合奏出有如天籟般的仙樂!看著佛塔塔頂上的銅鈴在空中輕輕搖曳,發出了叮叮噹噹的清脆悅耳的鈴聲,這鈴聲好像是天上掉到凡間的仙樂,又好似千古的梵音.讓人彷彿走在一條千百年前的神秘時光隧道,聽到遠古的呼喚!
在卡古佛塔塔林的巡禮過程中,其實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若遇到太陽出來太熱時,可以躲到佛塔的塔蔭下乘涼,因為太多佛塔了,到處都有塔蔭.
當微風徐徐吹來時,又能聽到塔頂銅鈴奏出美妙的樂章.再抬頭看看隨風搖曳的銅鈴,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朵.猶如身處仙境的感覺,真是.....
經過卡古佛塔塔林在我心靈深處的震撼洗禮後,那一種尋幽訪古,時空交錯的感覺.和那一種餘音嬝繞,清脆悅耳的聽覺.一直縈迴在我的心頭!
但不捨的情感,仍不敵現實時光的流逝!ㄟ...少年仔,該回去了!
回程的路上,地陪導遊順便帶我們參觀一下撣族部落.
由於當天只有微微的涼風,所以所錄下的影片檔收音不佳,聲音不夠明顯,所以下面附一段youtube的影片,影片中所聽到的鈴聲不是加上的背景音樂喔,是卡古佛塔塔林現場的清脆悅耳鈴聲,是否十分震撼...十分驚艷...
卡古佛塔塔林(KAKKU PAGODAS)
<交通和門票>
其實卡古佛塔塔林就位於茵萊湖的旁邊而已,但因和茵萊湖隔著一座山,所以必須繞過這座山才能到卡古佛塔塔林,從茵萊湖的鳥水(NyaungShwe)到卡古佛塔塔林車程約二個半小時.
九人座小巴包車來回是50000Kyats,三人共同share車資,但人數多時司機應該會加價,需留一個座位給地陪導遊座.
車子約一小時後會先到東枝(Taunggyi)買卡古佛塔塔林的門票,每人3USD.並規定必須有一位當地地陪導遊5USD.約一個半小時後便到達卡古佛塔塔林.
<旅遊最佳時機>
每年約11月底是緬甸的傳統節日-滿月節(Full Moon Day).滿月節前後,東枝會很熱鬧,會有很多的慶典活動和遊行.
此時也正是緬甸的旱季,適合旅遊,所以也是緬甸的旅遊旺季.
<附近景點>
茵萊湖(INLE LAKE)
茵萊湖(INLE LAKE)是座面積廣達158平方公里的高山湖泊,位於撣邦省會東枝(Taunggyi)的東南方,傍著起伏的山巒,自成一處遺世獨立的世外淨土!
根據統計,有七萬人口住在茵萊湖沿岸及湖中的小島上,這些居民被稱為Inthe族,以木頭搭建高腳屋,以草蓆為擋牆,樸實的住在湖面上,出入均以小舟為交通工具,發展出特殊的生活方式.在這長22公里,寬11公里的湖上,以單腳划槳的Inthe族神態自若的撒網捕魚或把湖底的雜草汙泥撈上岸做肥料,神乎其技的身手,讓穿梭湖中的觀光客沒停過得直按快門.
茵萊湖又稱夢湖,奇幻湖,傳說此湖是湖仙子茵撒斯的家.湖上有200多個水上村落,彼此間有大小水道相通,每條水道也和陸上街道一樣各有名字,水道口還有指標標示出通往的村子及公里數,只差沒有紅綠燈和交通警察.但他們都很遵守交通規則,在茫茫湖面上絕不會迷路或發生交通事故.
賓達雅佛洞(Pindaya Caves)
賓達雅佛洞(Pindaya Caves)它的內部為天然鐘乳石,也叫千佛洞或蜘蛛精洞,原是蜘蛛精盤據之處,後有僧人在洞內打坐修道並供奉許多佛像,目前洞內約有一萬兩千多尊佛像.其中最有名的是流汗的黑色佛像和敲起來會發出鐘聲的石筍,實為一大奇觀,也是茵萊湖附近的一大亮點!
茵萊湖和曼德勒,蒲甘,仰光統稱為緬甸的 "四大景點"!在暢遊茵萊湖的同時,將卡古佛塔塔林和賓達雅佛洞排入行程,也是一種不錯的安排!
緬甸遊記完整版 -【遊記】 2012‧冬 人間伊甸園 - 緬甸之尋幽探秘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799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