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充滿濃濃的異國風味,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許就是你想去一探究竟的原因,但有時候也許讓人能以接受和融入。所以,去之前也許你要有這些心理準備。
1。你將會是目光焦點
即使大城市都有外國遊客,印度人對外國人的好奇和熱情還是不減。你要有心理準備,無論在餐廳、地鐵、巴士、景點還是路邊,你都會是眾人的焦點,猶如國際明星一樣。
印度人除了
會盯著你,還很有可能走過來
要求合照或自拍,然後情況一發不可收拾,十幾個人排隊或圍著你自拍,在那些歷史景點當中你才是印度人的景點。
也許印度人嚴肅的神情讓你害怕,也許被人一直盯到渾身不舒服,也許印度的負面新聞令你害怕,但大部分眼光真的只是出自好奇,就享受當明星的感覺吧。
原本只有兩個小孩,結果越來越多衝過來。(@Delhi, India)
這照片我朋友看到笑死了,說為什麼連最後一排的人都看著老遠的我。照片在斯里蘭卡拍的,不過在印度也是差不多意思,反正就是被人一直看看看。(@Kandy, Sri Lanka)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0423436
被她們拉扯著要拍照(@Kochi, India)
2。有種東西叫「印度時間」
香港人準確和追求效率的時間觀,到很多地方都會受不了慢節奏生活,但要有心理準備,在印度的印度時間比你想像中的更難捉摸。
在餐廳裏等印度朋友來,他說十分鐘後到,結果我等了快一個小時。有一次我趕巴士遲到了半小時,也不奢望巴士會等人,結果有人比我更遲到,最後巴士晚了一個多小時才開出。那時候,巴士的工作人員就說:「這是『Indian Time』」。時間,對於印度人來說 … 只是一個參考。
在商店裏買東西,結帳時櫃檯裡兩三個人忙東忙西的算著價錢,看起來手忙腳亂但等了許久都還結不成帳。千萬別催促,他會停下手來跟你講話,一切只會更慢。不過,學習輕鬆點過生活吧。
很適合印度的時鐘,時間只是參考,重點是CHAI! (印度奶茶)(@Kochi, India)
在印度會看到很多人整天坐坐走走沒事幹一樣,這就是印度的生活態度(@Chennai, India)
3。你會花很多時間在交通上
印度是非常大的,當我聽到巴士要坐五六個小時的時候很崩潰,但對印度人來說,這只是日常生活罷了。後來,我已慢慢習慣,八小時的車程也不算甚麼,記得準備好零食和頸枕就好了。
印度火車延誤是正常不過的事情,短則一兩小時,長則一整天、甚至取消。另外火車票還有 Wait List,也就是有了火車票還不一定能上車,要有人取消才輪到你。身邊的朋友十個有八個都有遇過火車延誤,花在等待的時間也許比預期中長。
巴士也不見得安全。有一次一個城市舉辦一個大型節日,全城就沒有任何進出的巴士了,原本打算走的我也只能多留一天。還有一次遇上大罷工,能幻想平常人車擠在一起的印度突然空無一人嗎?而印度人的罷工是來真的,沒有任何交通工具,連計程車都!沒!有!
這就是印度,交通永遠無法預測,只能自己預留多點時間。
還有就是交通工具上都很擠,但去印度就已經料到會這樣了吧 哈哈(@Pushkar, India)
原本10小時車程不知為何變成13小時,幸好有床睡(@India)
4。無法適應的污染和噪音
很多人到印度最擔憂的是衛生。確實,印度街頭滿佈垃圾,有老鼠大剌剌走過,男生可以在路旁隨處便溺,走著走著就傳來尿味。但最難受是空氣污染,外面都是霧濛濛的,塵埃滾滾導致鼻涕都是灰灰的,指甲也圍了一圈黑色。我因此氣管發炎感染,嚴重咳嗽了三個星期,後來每次去印度第二天都會開始咳嗽。
對付空氣污染,唯一只能戴口罩,但這樣走在街上蠻異類的。後來發現在日本買到的龍角散粉可以稍微舒緩。
印度人應該誤以為車上的喇叭是樂器,無論前方有沒有車都狂按喇叭,一邊開一邊按。尤其是印度的交通通常都非常擠塞,幾百台車同時交響樂一樣按喇叭,那種噪音的程度是無法想像的大。所以坐巴士準備好耳塞以防萬一。
印度街頭,煙塵蔽天,還有「交響樂」(@Hyderabad, India)
後面不是過度曝光,是空氣真的就濛成這樣,我也是在這城市病倒起不了床。(@Amritsar, India)
不!良!示!範!在這種開窗的巴士一定一定要戴口罩或至少用圍巾遮一下口,4小時後我就咳嗽咳死了(@Kochi, India)
5。食物沒想像中那麼好吃
香港人最熟悉的印度口味應該來自重慶大廈,但真實的印度口味並不會那麼合胃口。印度人大多吃素,所以食材多是豆腐、大豆、扁豆、馬鈴薯等,不太多甚麼咖喱雞、羊,更不可能有任何牛肉(牛在印度比你我都神聖)。
印度每一餐通常就是手拿幾塊薄餅(Chapati/Roti),也有飯,沾一些顏色黃黃綠綠的醬料(daal),對我而言,味道大同小異,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吃什麼。我每一餐會準備1公升水,因為我都會被辣到瘋掉,請勿相信印度人說的「不辣」。他說不辣就是辣,他說辣那就是超級無敵辣!
印度食物都很油、味道很濃、顏色很重,多吃了會很膩,而戴牙套的就更麻煩,我的牙套一天就變成螢光黃色啦。
遊客餐廳或高級飯店味道比較合胃口,也比較衛生,但當然沒那麼地道和便宜。基於安全我還是建議不要吃路邊攤或小食(雖然我從第一天開始就在吃路邊攤了,不良示範!但我肚子很厲害的)。
um...就是這樣,不知道自己吃了什麼。他說完全不辣,但我們一桌外國人,每個都辣到鼻水流。(@Kochi, India)
還是那句,除了那是雞蛋,其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吃什麼。
還有,吃街邊食物要注意,我是習慣了才沒事的(@Kochi, India)
最後,在印度遊走,最最最重要的是開放的心!
不管做了多少心理準備,還是會出現無數狀況,例如:司機說知道路結果卻迷路、說了10盧比卻反口要50、不知道那搖頭到底是yes還是no、巴士誤點火車取消、旁邊小孩大吵大鬧大人卻不理、有些奇奇怪怪的味道、反正數之不盡的啦。
我也試過氣到不行,看到印度人笑笑搖頭我就更氣了!但其實無補於事。
這就是印度嘛,Incredible India,你的感受不夠衝擊就不是印度了嘛。你可能會迷惘,可能會害怕,可能會傻眼,但要接受文化就是會不一樣,有時候一些恐懼也是來自對文化的不理解。所以開心迎接任何狀況,深呼吸一下,有耐性地面對,這些小事情都會變成你對印度獨一無二的回憶。
IG/FB: @mandykm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