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說的那麼嚴重,是在杜拜受到什麼非人道待遇嗎?」
完全沒有。我的生活環境和工作都還過得去。
「那是要騙點閱ㄏㄧㄡˇ?」
Well…
*繼續閱讀前請先服用公開說明書*
人在途中,喜好不同
單身如我,去杜拜不是過蜜月的,只有笑笑數大棗,等著離開的日子
想參考旅遊行程的看倌,也別急著走,行程沒有但倒是有一些實用經驗供參考🍵
Burj khalifah杜拜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如此絢爛
先交代一下:我在杜拜的時間總共半年多一些,稱得上觀光客的時間加起來不到一星期。
搭乘的是阿聯酋航空所以擁有30+7公斤的行李托運額度
和之前分享環球之旅的行李不同的是 - 這次長袖上衣帶著有一件,長褲四條,其他都是非常輕薄的cami和短褲。
說到這件事,很慶幸當初打包行李時沒有被購物慾破壞理智。以為杜拜是個好購物的國家,最終卻只在冬天時買了兩件長袖上衣、一件針織外套,其他洋裝和牛仔褲還是靠歐洲網購而來的。
這真的是我的疏失,而且還犯了非門外漢的錯誤
這麼說吧、在杜拜買奢侈品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但若是買一般連鎖品牌呢?
諸如H&M, GAP或ZARA, 走入店內, 風格保守到讓人以為是SOGO樓上的少淑女部門
因應不同文化背景,這些快時尚品牌會挑選/設計適合在地販賣的商品
導致抱著「當地再買」這個想法的我碰壁了。
行李包含了一件深色的長洋裝,它在不同的派對場合裡都是非常好的單品
也幸好活動都在冬季舉行,不然我又得為服裝苦惱了 (📷Abu Dhabi)
出發之前查詢到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部落客們在杜拜或阿布達比的蜜月假期是大宗,和對的人在一起,哪裡都是粉紅泡泡呀😄
若只有三五天在景點間快速移動,其實對它的印象確實不太可能差到哪兒去。
在杜拜生活,我最喜歡的一件事(大概也是唯一一件事)就是乾淨的廁所和充足的衛生紙🤣
不管在哪裡,百貨公司或者是飯店酒吧,他們的廁所永遠都很乾淨,永遠都有一個專門的人員駐守在廁所裡面打掃。不會看到髒亂的景象或爆開的垃圾桶,在遊客多到踏平草皮的EXPO園區也是。
最不喜歡的關於Dubai嘛...
第3名:「空氣品質非常差」時不時的沙塵暴為讓人覺得很鬱悶,夏天實在太熱了。一出門會馬上報爆汗,我這麼少流汗的人、一出門後衣服就沒乾爽過,所以只能往購物中心或海邊跑。本來就乾燥的氣候加上空氣中的沙塵,皮膚變得粗糙是在所難免,切記時刻保濕。
無修圖的飛沙走石模樣
(此刻在愛爾蘭,氣象網站顯示空氣品質為綠色良好,台北是中等的黃色,杜拜則是紫色對健康極為有害-緊急狀況的健康警告。所有民眾都可能受到影響。)
第2名:「很差的道路系統」比方說,直行10分鐘能到的地方,馬路非得要做圓環、做高架,搞到最後計程車跳表半小時的錢,重點是…走不了!因為都被高速公路、高架橋擋住,導致我天天的望著近在咫尺的餐廳,看得到吃不到。
(眾:這就是你的問題了,嗯哼,產油國誰在走路?花錢搭車唄)
這其實是非常市中心的照片喔!
第1名:「沒有生命跡象的感覺」一切都太假,CBD以外的地方荒蕪到只能捏泥巴…啊、我是說,堆沙堡。
在沙漠上面建立的城市,非常的豪華,一排的高樓望過去確實壯觀,而這背後是多少印巴勞工的血汗?烈日40°C的高溫,他們不停歇的工作著,每半年就多出一棟一棟的高樓,完成後都不是他們能夠再次觸及的地方
半年可以蓋出一棟房子的國度,以為沒地震不常下雨就沒事🙃
隨意拍的照片,就是無生命感
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0487323
Global Village القرية العالمية,每年十月到隔年三四月營業的地方,各地知名建築聚在一起,裏面賣的都像是淘寶貨,連主題樂園都稱不上的荒謬
喔,是不是少說了什麼?
人權。
老天啊,誰和我說說人權二字怎麼讀?這個東西在金銀帝國裡是存在的嗎?(如果親眼目睹東南亞籍工人的樣子,很難不說重話)
沒有了帆船飯店和哈里發塔的杜拜庶民真實模樣
工作期間適逢烏俄衝突,我自己的感覺,在當地無論政府或民眾,都沒有在乎的情緒。興許是戰場太遠,又或者他們彼此沒有太多利益瓜葛,作為外國人、我沒研究。但路上是完全看不到像台灣或歐洲各國對戰事表示關心的標語或旗幟的。
欽佩能夠長期定居的人,各個都是勇士。
Gold souk 和老城區,好熱好累,尤其是打了Pfizer過後,整個人像是在太陽底下用飄的
以為杜拜富強,水平比較高又是另一個錯覺 - 商家們來來去去的「泥蒿」和「摳你幾哇」令人生厭,
算了,畢竟是出來糊口飯吃的,他們不代表著這個地方。
在歐洲從未感覺台灣渺小、在澳洲郊區(市區我覺得挺方便的)或像這裡… 就覺得我們根本和新加坡同個等級的可愛(?)
杜拜到阿布達比的距離已經能從台北到新竹或苗栗了
![]()
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0487323
阿布達比比杜拜更接近想像中華麗的阿拉伯世界
阿布達比之於杜拜有生氣的多,像個現代化的城市(好好笑的形容,它明明是富可敵國的「城市」)杜拜的CBD像香港新加坡而市區以外的地方像柬埔寨或印尼那一帶,阿布達比的郊區我沒有停留,但Al Hosn到車站的整條大馬路走下來、頗有上海的感覺。主要是馬路超寬廣、建築比較摩登但不似杜拜那樣的浮誇。
這邊推薦下午茶的好去處Observation Deck at 300 在Etihad Towers的74樓
360°俯瞰阿布達比
入場費AED95元包含了AED55元的credit,但真的要付門票錢嗎?不用喔。只要預約了座位,低消AED55就可以愜意的坐擁美景第一排
如果說世界上每個知名的博物館/美術館都是品牌的話,「阿布達比羅浮宮」建築物本體第一眼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古根漢家族的子弟。它的內外沒有讓人感受太多Louvre的影子,屋頂層層疊疊的設計與日光照射下來的理念,我能明白,但說這樣很Louvre還是有些牽強。
而內部的動線和展示相較之下更近似MOMA的現代感(留白?)
若是去除「阿布達比羅浮宮」的頭銜,我還是認為它不錯,小而巧,是個能來走走看看的地方
當天似乎除了我以外都是法國遊客呀。
就問一句:其實你真的參考了Newgrange對不對?
Louvre Abu Dhabi裡頭、中東印度的展品與歐洲約是各半的比例,當然有放微量的莫內與畢卡索啦,但我的心態已然除卻巫山不是雲了(?)連拍照都有點懶惰。
這是當天我看到最喜歡的畫作
「美術館這個東西總的來講是無法複製歐洲和美國某些地方的那種文脈厚重感的,尤其是所謂Grand Louvre 這個公共性和過去它作為皇宮的感覺其實是很類似的,同理也是聖彼得堡的冬宮。」建築系的友人這麼說。
是了,就是脈絡。
光就建築物來說,是它的歷史,它承載的故事、牽起人們情感的一切。小至磨損的猩紅色地毯,大至不知道哪年磕碰到的外牆,經年累月的水漬(或鳥屎?)原來我更想追求沈浸式的體驗。
第一眼的阿布達比巴士總站… 台灣比較偏僻的郊區車站都比它好得多。
同一天我還參觀了Al Hosn, 裡面的長廊非常有Granada的感覺,算是誤打誤撞的景點,但我意外喜歡它。
是的,在杜拜什麼都能實現
各國料理都道地,世界精品都齊全,前提是我們得有錢
杜拜對口袋不深的人們不友善的程度,...把薪水卡遺失的我親身經歷過了
舉我們公司的合作銀行的例來說,月收入不到一定的數字沒資格開通網路銀行,也就是當卡遺失20個鐘頭後,我無法用app操作任何事;去了銀行,保全聽到是薪水卡也只說銀行這邊不會幫我處理,得自行聯繫HR申請新卡
當然啦,這卡除非領錢,不然消費一律不需要密碼,不像信用卡、刷了大筆金額我會收到通知,說到底、只能自求多福,不然這半年的存款預留給防疫旅館、醫院健保的錢就都化為虛有了
收到補卡是兩週後的事,這中間只能看開😆
朋友說這個畫面像是他讀過的文字,苦主的錢財被擁有美麗眼眸的吉普賽女郎扒走後的感嘆
嗯哼,我哪天就去加入幸運繩黨。
「欸,看著過的還是不差啊,標題要不要改一改?」您或許會問。
不要啊。
不想再踏入杜拜,是因為心裡不斷升起對於環境和底層階級的憐憫感,還有可悲可笑的荒唐畫面,絕對不想再次面對。
自己根本不是什麼有愛心或悲天憫人的性格,但杜拜逼著我有了這副怪彆扭的模樣。
(舊城區)
好吧,歸納一下給旅行者們的建議
1 - 除非抱著買精品刷爆卡的想法,不然一般購物可能令人失望,建議自己帶著美美的衣服來拍照📷
2 - 時刻保濕防曬,無論有沒有病毒,口罩記得戴
3 - 蛋肉魚菜其實不會太貴,但歐系藥妝類沒有比台灣便宜多少,隱形眼鏡和藥水特別特別貴記得帶足量(其實是台灣太便宜)
4 - 除了宗教場所,杜拜和阿布達比在遊客的衣著方面其實看不到限制,但太陽毒辣加上露腰露腿容易招來路邊令人不舒服的眼光,可以斟酌一下
5 - 路是自己的,走過才明白。或許杜拜對你們是個可親可愛的地方,不要因為任何人的想法而拒絕它
更多旅程中的隨筆✈️
旅見旅文Nomad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