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走出花蓮車站仰望後方那片山巒時,壯濶大山點綴連綿白雲,是幅目不暇給的美景,後來得知其中一座沙婆礑山有個
佐倉步道,那裡有很棒的景觀視野,難得有空閒的週末假期,這就專程過去看看吧 ^_^

走出花蓮車站,因為要租腳踏車,難得有機會來到車站北邊,眼前就是花蓮客運花蓮總站,哈~~這麼多年來第一次看清它的真實樣貌,還有就是台灣好行太魯閣線也是在這兒搭乘,上次看到這個站牌是在遊客中心前面的說......
還以為來花蓮玩的人都是租機車,沒想到搭公車的遊客居然這麼多,亦有不少外國人,花蓮的觀光產業是越來越受歡迎了~~

因為佐倉步道距離這不遠,所以今天決定來個大膽的嚐試...........租單車騎過去 !! 這個不算新奇的動作,卻是我在後山的初體驗~~
租車地點選定捷安特花蓮站(因為近嘛!!),價格是24小時300元,車況甚佳,如果打算騎乘多日再來租會較划算,今日是花蓮自行車初體驗,先試試感覺,下次再來玩大攤的 !!

沿著中山路往北騎到美崙溪畔,方才在車站月台遙望的砂婆礑山已是近在眼前,澄澈溪水映山青、秀麗群峰照天藍,大山氣勢磅礴恢宏,這一望無際的疊翠綠景一整個就覺得很花蓮呀~~
依著電塔的位置好像可以找到佐倉步道的路線,結束行程再來看,第三觀景台的位置特別清楚,當下沒感覺,走過一遍才會曉得這條步道的個中滋味~~

中山路往北過了國福大橋,這塊美崙溪北岸的土地即是國福里的範圍,撒奇萊族(Sakizaya)的達固部灣部落(Takoboan)在1878年的加禮宛事件中被清軍摧毀其原有居住地(大約是國慶里的範圍),被迫四散逃入奇萊平原的阿美族中隱姓埋名,後來才此地重建聚落,平地漢人稱其歸化社,Sakizaya自稱這個新建的聚落為撒固兒(Sakol),這在阿美族語中代表茄苳樹,一說此地茄苳樹甚多,另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當年在加禮宛事件中被清軍用茄苳當刑具處死的頭目夫婦,經過多年來爭取正名的努力,在2007年被官方承認為臺灣第十三個原住民族~~
此地進入日治時期後仍稱做歸化社,1937年劃為花蓮港街所轄大字,由於Sakol發音類似Sakura,與日本的佐倉市同名,所以改名佐倉,戰後分出國福與國慶兩里,這也是為何國慶里位於美崙溪南,但設於里內的公墓卻被稱做佐倉的原因,像是通往佐倉步道入口的道路就叫做佐倉街,不過當地居民較喜歡撒固兒這個名字,更符合原本的意涵,裡邊可見到許多Sakizaya的文化意象,像是火神祭場與五色陀螺,尤其是陀螺,族中傳說是智慧之神用它來開墾土地,是神聖的象徵,紅綠藍白黑等不同顏色皆有各自的涵義,路過此時可來這兒轉動陀螺,替自己或親朋好友來祈福,感受Sakol的文化采風~~

Sakizaya一族曾是花蓮北部最強大的原住民,花蓮市區一帶的平地舊稱奇萊平原,這個稱呼也是因其族名而來,1878年的加禮宛事件對其族群發展發展與文化傳承造成不小的影響,為了紀念當時為了保護部落而被清軍處死的頭目--古穆·巴力克(Komod Pazik)、及其妻---伊婕·卡娜蕭(Icep Kanasaw),後人尊稱他們是火神與火神太,並衍生出火神祭,藉此憑弔那場戰爭中戰死的祖先與頭目夫婦的追思~~~
所以在路邊見到的這個大型火把不僅是單純的裝飾品,更是象徵撒固兒聚落浴火重生的形象展現~~

中山路二段走到底右轉,遇到佐倉街再左轉,終點就會見到佐倉步道,騎單車來此真是失策,還沒啟程就已被不算緩的上坡道路給耗去不少體力,對接下來的行程有些擔心呀 +_+
佐倉步道全長3950公尺,海拔從70公尺上升至495公尺,原本是台泥晶山礦場運送砂石的產道,1996年歇業後在2003年由林務局規劃轉型成為登山步道,登山口有三根巨木構成的入口意象,雖是徐徐向上卻隱約透出不凡坡度的水泥路面,而且從這兒開始算是進入秀林鄉水源村的地界,此地居民以太魯閣族為主,水源村在日治時期也因為村內種植許多茄苳樹的關係而被稱做SAKURA,所以位於水源村境內的步道取名佐倉,倒也挺名副其實~~~
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0425297

依地圖來看,很單純的山徑,一路直上,沿途會經過五個觀景台,實際走過才曉得只剩四個,第三人氣最高、第五視野最好~~

路邊居然設有傾度盤,一旁解說內容提到此地因位處地震帶加上颱風侵襲帶來的大量雨水影響,造成土層易鬆,而有邊坡滑落情形,所以才要監測,寥寥幾字,卻讓人看了心驚驚~~
![]()
佐倉步道因為它的歷史背景,所以路線不像一般的郊山古道那麼蒼鬱,雖是縱橫山區的蜿蜒山徑,從頭到尾都是寬大好走的土路,不過幾乎都上坡路段,甚少平路,或許是路況稍微單調了些,所以走沒很久就開始累了 @_@
![]()
哦哦~~觀景台耶 !! 雖然途中隨時都能望見外邊的風景,但還是在觀景台欣賞更能讓人專心 ^_^
![]()
還未到最高點,整個視野己是一級棒,美崙山這個市區小山頭看起來就是和緩的山丘, 號稱花蓮第一高樓的潔西艾美酒店果然名不虛傳,熱鬧的花蓮市街唯有它是能第一眼就認出,以它為地標很容易找到其它地景,尤其是像一條白龍般連接山與海之間的中山路,算得上是這張圖片裡的MVP !! 這樣的畫面與景色,堪稱登佐倉而小花蓮市~~
![]()
終於來到第三觀景台,看了這個景象才終於知道為什麼這裡會叫做中途休息站,後邊那個看起來有些年紀的房子,似乎是昔日礦場還在運作時所留下的辦公室,其週遭有水源可用,又有廁所可解放,重點是林木成蔭,散發一股清涼的悠閒,更何況還有雙層涼亭與一等一的視野,CP值超高,早早就有一群人在裡邊休憩聊天,享景兼用餐,真是太享受了~~
![]()
好不容易來到終點的第五觀景台,可惜當時正在整修,瞧見一旁有木棧道樓梯,可像可以走上來,站在這麼高的地方,背倚沙婆噹山、前望花蓮市區,平易近人的郊山步道也能有這般近似中級山般的體驗,真是太讚了~~
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0425297
花蓮市週遭除了佳山機場以外還有花蓮機場,在這兒可以一次全部映入眼底,就連七星潭風景區的景致也是盡覽無遺.......先仔細研究一下這一帶的地形,北埔村是裡邊最熱鬧的聚落吧 !! 大概就曉得下次的佳林村單車縱走要如何好好play了呀~~
![]()
就算是曾經過度開發的佐倉步道依然是擁有秀麗山水的天地幽境,眾多翩翩蝶兒展現的嬌豔舞姿教人看了是超興奮的心花怒放~~
![]()
終於回到起點,回望山頂都早已是被雲兒盤踞了,停車場的車輛也變多,不過剛剛下山途中都沒還到什麼人,大概都是去逛一旁難度較低的撒固兒步道欣賞撒固兒瀑布~~
因為還有時間,本來有打算去逛撒固兒瀑布,結果沒想到鎖在單車上的防盜鎖鑰匙居然不見了,哇咧~~整個瞬間呆住,情緒也掉到谷底,在這兒荒山僻野,連找個幫手都很難,連絡出租店家,也只說目前人手不足無法前來,也罷,既然遇到就要想辦法解決,幸好附近還有些住戶,詢問有無利剪可以處理應該就能搞定~~
剛好經過一間名為光合作用戶外探索學校的地方,裡邊正在舉辦野外探索的活動,他們剛好有工具協助處理,真是太感謝了,這場粉尷尬的鬧場才就此落幕,唉~~沒心情閒晃,直接回花蓮車站搭火車回家吧 +_+
![]()
今次花蓮踏青之旅的收穫不少,算是稍稍了解到Sakizaya是怎樣的存在,還有平原的火光所代表的意義,因為某些預期之外的發展讓此趟花蓮自行車之旅草草結束,下次要再來好好騎乘,體驗單車縱橫花蓮平原的萬種風情 ^_^
文章內容節錄自
https://hwsln.pixnet.net/blog/post/6855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