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程:
12月初 15天荷美遊輪Zaandam號,阿根廷Buenos Aires-烏拉圭Montevideo-福克蘭群島Stanley-智利Punta Arenas-阿根廷Ushuaia-智利Puerto Montt-智利 San Antonio
天氣:
這行程停靠的港,12月
初從華式40度到80都有,所以從短袖到厚外套都要備上。最冷的二個點是Stanley和Punta Arenas。我們運氣還可以,暖暖包只用上一天,比去滑雪的時候用上的保暖裝備其實相對輕便簡單。
這個航程裡有些地區能不能去成,要看老天爺的臉色。從烏拉圭Montevideo去
Stanley要行船二天。我們同一艘船上一個船次,從烏拉圭去福克蘭群鳥的路上氣候轉壞,在海上搖了一天後,船長決定把船開回烏拉圭。同一個船次 (他們太帶衰…) 在進入智利峽灣賞景的時候,又因為海面浮冰太多,必需繞道。我們出發去
Stanley時,船長也說氣候不太樂觀,船會很晃。果然我們持續整整晃了一天半。我們是一直到了已經抵達史丹利港,距離預計登岸的前二個小時,船長才說,風速有降到安全範圍內,等會兒可以下小接駁船登岸。(所以還不是大船開到
Stanley就能安心了啊…) 結果,上岸玩了一天後,風速轉壞到逼近安全限度的邊緣,工作人員說曾經有一千名遊客因天氣變糟回不到大船上,被迫滯留島上過夜的事。我們的小接駁船在風浪中開到大遊輪旁,小船跟著風浪起伏的程度有點嚇人。我們的小船掙扎了十幾分鐘終於安全靠上大船,雖然在風浪中搖擺十幾分鐘也沒有多久,但因為風浪頗嚇人,所以可以感覺到船上的乘客都有點兒焦急,希望能趕快回到大船上。
幾天之後,比史丹利港更嚇人的氣候出現在(完全不令人意外)的合恩角附近。幾百年前航海技術還不先進的年代,有成功航行過合恩角的水手,能得到相當的尊重。我們在要駛過合恩角的前一個晚上,船長就宣布合恩角之後,我們要繞道去智利,不走原定的外海路線,因為天氣預報外海有六公尺高大浪。結果繞道走比較有避護的水道,那風浪也是驚人。我們遇上了預期中的強風,有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遊輪是持續傾斜著行駛的 (遊輪的噸位加上船上的二千人,這樣可以持續傾斜一小時,可以想像那風力有多強大)。地板很明顯的是斜的,大家走路的時候也像在走小斜坡一樣。風浪最大的時候,我們剛好在餐廳坐下準備吃飯,忽然來的一次傾斜,我們桌上的杯子、調味料罐,還有最強的是那缸蘭花盆栽,通通瞬間移動,我撈住了杯子,剩下的東西全飛到地上,大盆栽還摔裂了,同時間廚房一堆碗盤杯子摔碎的聲音,戲劇效果頗強。
從智利Puerto Montt往San Antonio的路上是走外海,我們又遇上了風浪,有二個晚上我們得吃暈車葯。15天的船程,我們有四到五天船是很有感的晃動 (每次至少持續半天一天),我們不是特別容易暈車的人,所以特別會暈的人得考量一下。
網路:
我在訂船前看過之前的乘客分享在同一條船上的網路使用經驗,說船行駛到航程最南端的時候 (也就是合恩角附近),衛星天線會因為角度的關係,可能收訊不佳或出現短暫收不到網路訊號的情形。我在船上並沒有遇見這種情形。我每天都會上網查看工作,大約需時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在合恩角附近,網路情況跟其他日子一樣,收訊都不錯。速度不能跟一般陸地上網路比,但尚可接受,而穩定程度我算是滿意的。船上的網路是以分鐘收費,有不同的方案可買,最大方案是1000分鐘$250美金。我每天上網收信後,下載完該下載的工作檔案,就先登出網路。能離線處理的工作都處理好後,再連上線一次把該寄的信件寄出,這樣就不會浪費網路分鐘數在不需要用到網路處理的工作上。我們房間在船頭比較角落的地帶,網路訊號只有一格,查看信件還堪用,要下載檔案速度就會太慢。出了我們房間,船上絕大多數地區,餐廳、泳池區、圖書館,收訊都很好,到處都有桌椅,所以要帶手提電腦在船上工作的話,算是很舒服方便,但網路費不便宜就是了。
在海上時沒得選,只能買船上的衛星連線網路,但靠岸的時候,我是使用Skyroam。買了它家的行動網路機器後(約香菸盒大小),連上網是以日計費,用一天算一天,一日約八到十美金。這次行程有靠岸的港口,我對Skyroam連線的狀況很不滿意。在Punta Arenas時,連線只在港口附近維持了二小時,接著一整天不管是在市區裡的哪裡,Skyroam一直無法連上線。在Puerto Montt時也一樣,只有在港口接駁船大樓那附近連線良好,之後在小小的市區裡走來走去,還有去附近的Puerto Varas和Frutillar 時,又是一直無法連上線。最後,連在大城市智利聖地牙哥Skyroam都告訴我無法連上線。我在亞洲和歐洲使用Skyroam時皆連線良好,可這次在南美洲它的表現真是令人失望。
<<後記: 我客訴Skyroam,經過來回兩三次的信件溝通,他們退回我這次在南美使用網路的費用。雖然這次在南美使用經驗不好,但我給他們公司的服務正面評價。>>
機場/海關:
1. 我們在墨西哥市轉機,國際航線旅客在墨西哥市一定要過海關入境才能轉機,轉機前還要經過安檢,所以在這裡轉機的時間不能掐太緊。去程我們的轉機時間是二小時,轉機順利。回程雖然飛機準時抵達,機場卻塞機,橋不出登機口讓我們下飛機,下機時間因此遲了約半小時。到了入境大廳,一片人潮,還好我們回程的轉機時間是三小時,最後有順利搭上飛機。
2. 抵達布宜諾斯艾麗斯EZE機場時是晚上十點,是該機場相對不繁忙的時候。入境後,我們搭計程車入市區。雖然是機場相對不忙的時候,機場裡的TaxiEzeiza 計程車公司櫃台前還是排了一長串的人。我們事先預約了
http://www.taxiezeiza.com.ar/spa/reservas,所以名字被掛在計程車公司櫃台的窗口,不必排隊直接到窗口報到付費。我們付費時,前面已經有十幾組旅客在等車。有預約的旅客付了費之後,下一個司機來載人時,是先載有預約的旅客,所以我們那天插了十幾組旅客的隊… 預約是不用事先付費的,也不用給信用卡號,現場報到了才付,所以先約了完全沒壞處。線上預約時會問你的航班,航班抵達之後的二個小時內,計程車公司會一直把你的名字掛在他們窗口上,計程車資會在確認預約成功的電子郵件上告訴你,信裡給的報價就是最後價格(若是走有收費站的道路,報價已包含收費站費用),沒有另外的費用要付,布市的計程車也不需要給小費。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其中一天,我們坐一小時的船到隔壁烏拉圭的Colonia de Sacramento玩。在港口要過海關,去和回都要。在布市這邊的海關是阿根廷海關人員和烏拉圭海關人員坐在一起,一個看完蓋了出境章後,另一個立刻查看,蓋入境章。結果回程時,在烏拉圭那邊港口的海關,只坐了一個人員,我們也沒檢查他到底蓋了什麼章。幾天後我們要出境阿根廷時,海關跟我們說,你們從烏拉圭回來那天沒有阿根廷的入境章。我們說那時候烏拉圭港口的海關只坐了一個人,我們那一整批的各國遊客從領船票到排隊出境入境大家都在一起,大家也都只過了一個海關就上船了… 可能這沒蓋到章的清形也常見吧,阿根廷海關沒有為難我們,三分鐘後就放我們走了。
3. 智利Santiago SCL機場,三樓有出境處,四樓也有一個出境處。四樓的出境處在LATAM航空櫃台旁,標示寫著priority boarding和group check in。智利當地的導遊告訴我們,四樓的出境處標了priority boarding, 所以很多拿經濟艙票的人不會去那裡排隊,可是其實出境處海關是公家機關,智利的法律是不充許公家服務對人民有所歧視,買的是經濟艙還是商務艙的票,要排的隊是一樣的。至於為什麼四樓的出境入口處特別標了priority boarding,導遊就沒評論了 (之前另一個智利導遊倒是直接地說他覺得自己國家政府做事很官僚…)。 導遊說她在機場工作的同事特別請她接團導覽的時候,要告訴遊客不管拿什麼機票,都可以去四樓出境。尤其是遊輪停靠日,經常一下船就是幾千人,機場很忙,三樓出境處大排長龍,四樓卻只有少許人利用。我們出境那天機場的確是忙,三樓的各航空公司check in櫃台人山人海,至於三樓的出境大廳是什麼盛況我們就不知了。我們從四樓出境,排隊和過海關都沒人查看我們的機票,現場大約三十人在排隊吧… 以上為個人經驗,有興趣的人可自行求証智利的法律是否真的不允許海關給予持頭等/商務艙的旅客優先通關權。
伴手禮:
1. 以台灣人的口味來說,一般有外包巧克力的afajores,不管是哪個品牌哪家餐廳做的,可能都會太甜。我們在餐廳、咖啡廳看到的afajores經常有不外包巧克力的可選,但是超市賣的品牌,我們只看到Cachafaz牌有不外包巧克力的,而且覺得它的味道不輸外面店家的新鮮afajores。沒有外包巧克力的afajores很脆弱,若買外面店家做的,而店家沒有硬盒子包裝的話,那你就真的得一路提回家,所以我們才選有硬盒包好的市售品牌,比較好帶。若是買有外包巧克力的,大概就沒這層顧慮。以前我在阿根廷境外吃到的afajores都是小型居多,這次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發現好多店家都愛做大型afajores,那一個裡頭夾餡用的牛奶糖量實在太可怕了。不過屬螞蟻的(阿根廷)人,就會吃得很開心…

外面店家賣的自製afajores

2.
南美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智利人,都喝瑪黛茶 (味道類似台灣的青草茶、苦茶,而且苦味頗濃)。但智利喝瑪黛茶的人相對少,喝茶(像英國茶那種茶)的人較多。在阿根廷和烏拉圭,我們的確是時不時地就看到有人拿著他們的熱水瓶和茶杯喝瑪黛茶,老少皆有。玩了三個智利的城市,一個喝瑪黛茶的人都沒看到。我們沒去巴拉圭,但參加的二次瑪黛茶活動(一次是關於瑪黛茶歷史的講座,另一次是教我們怎麼泡/喝瑪黛茶的活動),二次的解說員都說巴拉圭人喝冷的瑪黛茶,還會加果汁。阿根廷/烏拉圭/智利各地超市商家有許多瓶裝瑪黛茶冷飲可買,我們試了Caa Yari牌,瑪黛茶底加各種不同的果汁調味,我覺得挺好的。對不喜歡太苦但又想試瑪黛茶的人,是種選擇。有些人也許覺得喝這樣的飲料是不正宗的瑪黛茶經驗,我覺得無所謂,反正巴拉圭人不也是那樣喝瑪黛茶的。(這時候烏拉圭和阿根廷人可能就會說,巴拉圭人哪懂怎麼喝瑪黛茶呢…呵) 對了,烏拉圭/阿根廷人泡瑪黛茶還一定要把熱水的溫度壓在80-85度左右,因為水若太熱會一下子把茶的味道釋盡。他們自動煮熱水的壺上有瑪黛茶按鈕呢,真是便民設計。

3. 福克蘭群島上的各紀念品店(除了遊客中心以外…)非常好買,感覺島上的商家把全世界有企鵝圖案的商品都收集到島上來賣了。我們覺得省錢、有胖鵝圖案、又有紀念意義的,是島上的郵票和錢幣、紙鈔。我們在島上的銀行換了很多一分錢硬幣,準備聖誕節時當小禮分送親友。
雜項:
1. Zaandam 船上的髮廊,洗髮吹髮的服務居然比在舊金山同等級的店家稍微便宜。舊金山的dry bar 大約45到60元左右,船上約40-50元。
2. 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布宜諾斯艾麗斯的計程車業也不喜歡Uber。但無論是布市的導遊或是當地居民,幾次叮嚀我們小心不要被計程車司機吭。計程車業對遊客不友善,那麼其實很難指責遊客使用走法律漏洞的Uber。 使用Uber不需現金,車從哪兒出發抵達點在哪兒清清楚楚,不必上街攔車,也不用跟司機說明到底要去哪兒,方便(尤其對不會說西語的人),也對乘客有保障。計程車和Uber我們在布市皆使用多次,二者費用差不多,布市的計程車滿街跑,通常二、三分鐘內就能招到車,Uber叫車的平均等待時間大約在八到十分鐘不等,雖然要等較久,但整体來說我們偏好Uber。
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0023436
遊輪停靠的港口區禁止Uber進來接人,所以用Uber在港口叫車的話,程式會顯示你在港口區,沒有服務可以使用。若是從市區到港口的話就可以用Uber沒問題,Uber可以在港口放人下車。所以從港口進市區,計程車和Uber二者之間選的話,只能用前者,或是國際遊輪大樓裡有私人專車接送服務。計程車從港口進市區,是固定的15美金。我們從市區回港口時,同樣的距離,計程車司機跳表收了約12美金,所以該固定的15美金費用並無吭人的嫌疑。
烏拉圭的Montevideo不像布宜諾斯艾利斯那樣滿街是計程車,而且我們抵達時還是沒什麼商家開門的星期天,街上頗安靜,所以Uber提供了相當的便利性。
原文載於: 背包客棧自助旅行論壇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0023436
3. 這次南美航程,百分之90的乘客,不單單是退休人士,很多是 ”退休很久了的” 人士,平均年齡不誇張,大概有70歲。也因為這樣,我們被船上其他乘客,還有上岸玩時陸上店家的店員問過三、四次,我們是遊輪上的乘客還是遊輪上的工作人員? 我猜,只要看起來還沒到退休年紀的,就容易被假設是在船上工作的,因為我們這船乘客的平均年齡真的是資深。